米蘭那充滿了歲月痕跡的老城牆可謂是厚重感十足,曾經也扮演著城市居民安全保衛者的角色。
但在武器裝備發展日新月異的當下,它能發揮的作用卻越來越有限,反而是妨礙了城市的進一步發展。
畢竟當初建造城牆的目的乃是中世紀早期為了應對蠻族入侵的,不過它連投石器都防禦不了,更別說近代火炮了。
而且未來其防禦能力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甚至就連維也納和巴黎那樣的大型稜堡都退出了歷史舞臺。
當然這麼說並不代表著城牆毫無用途,至少居住在那裡的普通民眾不這麼認為。
而一旦這種慣性依賴的僥倖心理沒有消除,那就可以為防禦一方就會依託據城而守,從而拒絕投降提供了一顆有效的定心丸。
而進攻方一旦開始攻城通常就意味著一場屠殺,至少對城中的居民來說一場浩劫在所難免。
鑑於未來陷入這種可能發生的困局的機率,弗蘭茨覺得這麼多年的發展不能就這麼毀於一旦,所以拆除城牆拓寬道路才是正途,畢竟街壘巷戰之類的情況,想想都令人頭疼不已。
不只是米蘭,整個帝國的傳統大城市都有這個通病,所以他打算來個全面改造。
不過距傳說中的萬國之春還有三年,時間還算較為充裕,所以暫時也不用太著急。
除此之外,在拆遷工作進展的同時,一些重要的要塞還需要修繕,比如北義大利地區的四角要塞(維羅納、曼託瓦、佩斯基耶拉及萊尼亞戈),其他的重要戰略位置也需要建立新的要塞和據點以及儲藏室。
拆牆修要塞的計劃公佈之後,北意各界的豪紳們紛紛興致勃勃地過來“獻計獻策”打算從中分一杯羹。
為此,開明的弗蘭茨大公就當場向這幫人公佈了一個五年計劃的期限;五年之內完成拆建計劃。至於工錢麼,維也納的帝國政府會在期滿之後一次結清。
至於五年之後這幫人還在不在嘛,那就無從得知了。此外慰軍的事情他也沒忘,只不過米蘭各界送來的錢加在一起才20多萬弗羅林。
看來是真把自己當傻子了,虧得他本來還打算拉這些人一把。
不過這都不重要了,弗蘭茨還是按照計劃給所有參加鎮壓行動的軍人發了獎勵,其中士兵將得到相當於其二十個月工資的獎賞。
而軍官則大致為十個月工資的錢,傷者加倍,陣亡者再加倍,最終弗蘭茨一共撒出去了230萬弗羅林。
弗蘭茨這麼做主要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告訴老元帥和他的部隊,他們沒做錯,下次再接再厲,對待敵人就需要如冬天一般寒冷,如狂風般無情。
另一個便是在報紙上大肆宣揚慰軍之事,同時散播訊息將年輕的大公用來慰軍的錢說成是由米蘭地方豪紳提供的。
其實類似這樣的假訊息不見得會有人那麼容易輕信,那些送了禮物的傢伙們也不會承認。
但是再附帶上一系列承包給個人和商業組織的工程的資訊就讓旁觀者們不得不懷疑,這其中是不是有暗箱操作了。
當然這個時代暗箱操作並不是什麼稀奇事,或者說沒有暗箱操作那才奇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