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地閱覽完阿佳妮的來信之後,弗蘭茨頓覺四周一切索然無味,全然失去了繼續優哉遊哉的心情。
顯然繼續深入奈米比亞內陸的殖民地查探發展情況的原計劃已經不再合時宜了。
更不用說拜訪喀麥隆的卑格米人和那位心懷遠大夢想的劉易斯酋長,以及查探白人酋長莫里森上校的豐功偉績了。
1842年5月28日,經過了數月漫長航行,弗蘭茨終於回到家了。先是在威尼斯登岸,第二日便搭乘火車趕回了維也納。
匆忙返回的他甚至沒來得及出席在威尼斯舉辦的凱旋儀式,因為自1842年2月5日開始就已經有一群陰謀家們就展開了行動。
他們利用分期付款的漏洞套現並將股價炒高,更可怕的是高股價是靠著帝國全體國民的財產和預期收入堆砌出來的。
(這裡是前面內容的後續,大意就是平民用分期付款拿到了商品,然後將商品抵押給金融家。
金融家再利用差價賣到國外賺取利潤,或者是抵押給銀行騙取貸款,最後將錢交給平民,平民將其用來購買股票,以期能獲得未來的收入。
之後再分期付款購買新的商品,再貸款.
具體的去看前面的章節。
理論上講這種型別的經濟危機不該出現在當下。然而奧地利畸形的經濟架構和弗蘭茨的一通自以為是“讓利於民”的騷操作。
加上現下的洪流(鐵路熱潮)和有超越時代的操盤手參與的多方合力之下,最終釀成了這場金融風暴。
用一個通俗方式解釋就是一個“紳士”在星期六帶美女去購買類似LV包包和鑽戒與寶石項鍊之類的奢侈品,最後付賬時用的卻是支票。
不過在十九世紀的西方,週六銀行是不上班的。店員為了避免給本店和自身造成損失,以及留住顧客所想到一個點子。
那就是先將對方從店內買下的物品扣下,等到週日銀行營業兌現了支票之後再將其交給對方。
情景再現一下。
面帶微笑的店員盯了下“紳士”和美女,然後和藹可親地說道。
“很抱歉,這位先生,您使用的支票今日暫時無法兌現。您要是不介意的話可以先將您購置的皮包先暫時存放在店裡一天。
等明天銀行營業我們兌現支票之後就將它親自送還到您的手中,並附送本店特製的精美掛鏈一條。”
一天過去了,當店員風塵僕僕地趕去銀行的時候發現這竟然是一張空頭支票,其憤怒的心情可想而知。
當被耍後的店員怒氣衝衝地找到那名“紳士”的時候,對方嘴裡卻蹦出了“我昨天已經上壘了,謝謝合作!”
“先生,您為什麼要如此耍弄我!”店員依舊很憤怒。
但是玩世不恭的“紳士”只是微微一笑回應。
“果然你不懂什麼是藝術。既然無論你,我還有銀行都沒有任何損失,這不該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嗎?就連那個蠢女人也覺得昨天是因為愛情。”
沒錯,最後只有美女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這裡的“紳士”自然代表奸商們,店員代表著皇室,銀行的身份依舊不變,上當受騙的美女則是那些受到蠱惑的平民們。
每個人都自以為是地覺得自己的邏輯是完美無缺的,就連受害者也會拿因為可以獲得預期的收入才會上當這一點為自己辯解。
更不要說精明的店員和狡猾的“紳士”以及始終遵守規則的銀行了;這便是此次危機的本質,此時弗蘭茨所要做的便是“英雄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