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衛鞅、魏卬之後,申不害亦慢條斯理地出面勸阻。
嬴虔不希望韓國介入此戰,自然不敢得罪申不害,冷哼一聲坐回了席位。
而對面,龐涓亦冷笑著坐了下來。
在此期間,公孫衍目不轉睛地盯著李郃、王廙二人,忽然問道:“少梁亦是這般態度麼?”
衛鞅、嬴虔、申不害、瑕陽君等人遂紛紛看向李郃與王廙。
王廙拱了拱手,正好開口,卻見李郃停止把玩自己的指甲,目視著魏方眾人平靜說道:“此戰之前,我少梁曾承諾秦國,協助秦國討伐魏國。直至兩國言和之前,我少梁將恪守承諾,支援秦國。”
相比嬴虔的得意與讚許之色,衛鞅看向李郃的目光中浮現幾絲驚訝。
嬴虔怕得罪韓國,李郃可不擔心,這不,申不害在聽到他的話後,還撫掌稱讚:“少梁真乃誠信之國。……不過為河東百姓著想,避免生靈塗炭,老夫勸兩國還是握手言和。”
最後這句話,他是說給衛鞅與嬴虔聽的,變相將公孫衍施加給少梁的壓力,又拋給了秦國。
對此,不止公孫衍,衛鞅、嬴虔心下亦是暗罵不已:韓國可真是少梁的好盟友!
在申不害的干涉下,衛鞅、嬴虔、公孫衍、瑕陽君四人再次就疆域的劃分展開爭論。
魏國這邊提出的條件是承認西河之地歸秦國所有,但秦國必須歸還河東,包括軹邑、河陽。
這種條件秦國自然不會答應。
於是雙方又展開激烈的爭論,最終秦國答應歸還軹邑、河陽,但包括安邑在內的河東西部,要歸秦國所有。
顯然秦國也怕這次會談談崩後,魏國直接拉動韓國下場,因此衛鞅與嬴虔也不敢太過分。
這個條件,其實魏國是可以接受的,畢竟秦魏雙方心知肚明,此次的和談,不過就是下次河東之戰的間隙罷了,等到他日秦國或魏國做好了再戰的準備,今日的會談結果隨時可以撕毀,因此倒也不必過於計較城邑的得失,因此只要確保‘河東郡’較為公平地一分為二,魏國也可以接受。
不過在此基礎上,魏國也提出了一個條件,即秦國要歸還安邑,畢竟那是魏國的舊都,不可落入秦國手中。
對此嬴虔當場拒絕,先不說安邑的地理優勢,光說安邑是河東最繁華的城邑,就註定秦國絕不會輕易交還。
眼瞅著秦魏雙方的談判因安邑歸屬而陷入僵局,李郃忽然插嘴道:“既然雙方就安邑歸屬僵持不下,不如先談談魏國對我少梁的賠償吧。”
“少梁?”公孫衍聞言看向李郃,冷笑道:“少梁不明局勢,想要趁火打劫,小心引火燒身吶!”
“不明局勢的恐怕是魏相啊。”
李郃毫不客氣地回敬了一句,隨即沉聲說道:“先前魏相率軍襲佔我合陽,而後,貴國的龐涓將軍又派兵襲東梁,前後兩仗,對我少梁造成了莫大的損失,我少梁向魏國索要賠償,豈非合情合理?”
“唔……”
申不害捋著鬍鬚做沉吟狀,微微點頭。
另一側,嬴虔亦輕哼著出言幫襯:“不錯,合情合理。”
見此,魏公子卬都懵了:秦國幫少梁說話不奇怪,怎麼韓國的申不害亦贊同少梁?
就在他準備低聲詢問瑕陽君之際,卻見瑕陽君沉聲問道:“少梁想要何等索賠?”
李郃看了一眼瑕陽君,正色說道:“為避免昔日魏國對我少梁禁鹽、禁運一事再次發生,同時也是為了補償我少梁二度遭魏國襲擊的傷亡損失,我少梁希望以皮氏作為補償,且要求魏國做出承諾,承認我少梁獨立,且日後絕不再進犯我國。……作為交換,我少梁也不會進犯魏國。”
對比秦國一口氣索要半個河東郡,連安邑都不肯歸還,少梁僅索要皮氏作為補償,簡直微不足道,瑕陽君稍一思忖便答應了下來:“皮氏目前為秦國所佔,只要秦國答應……”
“可以。”
嬴虔點頭答應,引來衛鞅側目。
“那我魏國也可以應諾此事。”瑕陽君點了點頭,目視著李郃正色說道:“希望今日之後,兩國揭過昔日的恩怨,和睦相鄰,再不相害。”
“這也是我少梁所希望的。”李郃頷首道。
話音剛落,就見申不害撫掌稱讚:“恭賀兩國化解矛盾,今日之會談,總算是有些成果。”
魏公子卬一臉懵滯。
另一邊,衛鞅看看嬴虔,又看看李郃,皺著眉頭但卻沒有多說什麼。
至此,皮氏歸少梁所有,成為少梁的第八座城邑。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