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腹處沒有光源,洞窟裡黑得猶如稠墨,除了自己的腳步聲,越往裡走,越是寂靜。
即使有綠玉扳指加持,他也只能看清物體輪廓,那些刻在石頭上的圖形、文字,因為時間久遠,塵覆苔侵,若要看得十分清楚,自然很是困難。
“幸好有準備。”
張玉從開啟劍縫製的牛皮包,取出松脂火把,點燃之後,眼前這才明亮起來。
那巨石經過刀砍斧劈,竟然變得十分光滑平整,石壁如幾面弧形屏風。
上面有兩千多組交戰圖形,皆是破解五嶽劍法的招式,極盡詳備直觀。
當時十大長老的武道天資確實驚世絕倫!
而與之對戰的正教高手,也是五嶽劍派的中流砥柱。
六十年前那一戰,最終恩怨同休,兩方人馬困死山腹,全都化作泥土塵埃,真正是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五嶽劍派也算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了,難怪這座江湖青黃不接,衰弱至此,與前代相比,自始至終,頂尖高手不過寥寥幾人,可見禍根種在甲子年前。”
五嶽劍派的武功,皆是師徒相傳,門派中還有古怪規矩,一些威力強大的劍招,由師兄弟分別掌握,由此引發的爭端,危害甚遠。
門中高手大量隕落,許多劍術絕招自此遺失,如泰山派的‘岱宗夫如何’、衡山派的‘衡山五神劍’……
此戰之後,也就華山派因《葵寶典》衍化出氣、劍兩宗,逆勢而起,盛極一時,後來又因門戶之見,自相殘殺,幾乎算是同歸於盡,只剩下嶽不群這一根獨苗苗。
說到當今江湖,也只有左冷禪天縱奇才,重新整理嵩山劍法,培養出十三太保,並在暗中豢養黑道殺手,而其他四派多選擇抱殘守缺,不復極盛之時。
日月神教也是沉苛纏身,耽於內鬥,雙方才維持了個勢均力敵。
“門戶之見不深者,能吸收新鮮血液,及時改良,走向復興,自古華山一條路啊。”
張玉舉著火把,看向那些劍法,如同豐收的老農,喜不自勝。
若能學會這滿山劍法,之後應對五嶽劍派的高手,當能盡佔優勢。
“這些五嶽劍派的絕技,只見其形,而無其神,價值卻是有限。”
如此倒也正常,那些神教長老又不曾修煉過‘岱宗夫如何’,沒有內功心法,不通精要關隘,自然只能根據在對戰中的記憶,照葫蘆畫瓢,給出破解之法。
“饒是如此,在交手時,也可以出其不意,知己知彼,搶佔先機,起碼虛張聲勢,嚇對方一跳。”
思過崖是華山派後山,雖然除了犯過弟子,幾無人來,但也不能長久在此練劍,如何帶走石壁上的劍法,還需從長計議。
張玉繞過巨石,去尋藍皓,地上散落很多骨頭,全都不成形狀,幾乎節節寸斷,甚至找不到一條完整的手骨。
魔教長老的遺骸尚算完整,約莫是在困獸之鬥中,神教這方最終取得勝利,殺光了全部正教高手,發現出口被封之後,憤怒之下,斬屍洩憤。
張玉小心避過,還是不免踩在骨頭上,發出令人牙酸的聲音。
“藍兄?”
“找到什麼好東西了?”
片刻之後。
聲音從某處傳來。
“我在這裡。”
洞窟最深處拐角後面,有道幾米長的縫隙夾道,被兩塊巨石擁著,極其窄小,只能側著身體進入其中。
裡面有個小石窟,
這是個葫蘆地形的洞窟,葫蘆嘴朝著裡面。
藍皓正站在葫蘆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