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彎刀回刀快,人隨刀走那是連綿不絕,而且攻守兼備。
但凡能擋上一槍,彎刀就能貼身了,而長槍最怕對手貼身。
兵刃的道理就是如此,不過林朔這會兒看薩利赫手上的這柄彎刀,就知道這不是彎刀的最佳狀態。
流傳時間太長,砍人也太多,刃口不斷翻卷又不斷被磨平,刀身下半截越磨越窄,而走弧度的上半截卻變化不大。
這就造成這柄彎刀的配重,已經跟原來最初設計出來時候不一樣了,重心太靠後,揮刀出去那一下吃不足力道。
換句話說,就是這柄彎刀在揮擊的時候,力道會打一點折扣。
而在場的這麼多戰士,幾乎人人身上有彎刀,雖然也都不是最佳狀態,可都比這把刀要好,結果薩利赫偏偏選了這柄最不趁手的。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於是林朔就大致明白對方什麼意思了。
長槍對彎刀,長槍是吃虧的,所以薩利赫會用這種不趁手的彎刀,暗中彌補長槍的劣勢。
所以這人其實沒惡意,弄得這麼神神叨叨的,說白了就是在考驗自己。
膽量、眼力,這是頭兩項,接下來要考驗的,就是手上的能耐了。
對此林朔不僅有些啼笑皆非。
自從自己在廣西當了六年教師,給學生們出了六年試題之後,再次出山,似乎一直在被考驗。
先是被老丈人考驗、然後是西王母的考驗、最近是親孃的考驗,接下來則要代表人類文明,接受女魃文明的最終考驗。
所以目前大致上是這麼一個狀況:一個求學二十多年的高材生,一路透過小學、中學、大學的各種考試並且成績優越,眼看要去答辯博士論文了,忽然有個幼兒園的老師問他,一加一等於幾。
問題當然很簡單,可並不是每個研究生都有這個耐心,而且有些研究生還會想岔了,以為是哥德巴赫猜想的那個一加一。
比如昨天的龐威瑟,可能就是想岔了,結果雙方大打出手,教廷死了九個人。
薩利赫揮了幾下手上的彎刀,抬頭對林朔說道:“你也挑選一把武器吧。”
林朔衝左手邊的一個戰士點點頭,看中他手裡的那杆長矛了。
說是長矛,其實有點夠不上,因為這是在場所有長武器中,唯一一個沒有鐵質刃口的。
就是一根兩米左右的木棒子,頂部被火碳化之後再磨磨尖。
左手邊這位戰士也點點頭,把手上木矛給拋過來了,林朔接過之後過目掌眼。
居然還行,胡楊木的杆子,油封了三年以上。
這種木矛的製法,其實挺容易陰人的。看上去賣相不好看,可實際上分量不輕,韌性也好,木矛底部人家還暗暗塞了一端鉛,配重整得還挺順手。
這一矛刺出去,別看它沒鐵質槍頭,可既然主人已經是九境的水準,那照樣一矛一個窟窿眼。
當然了,東西再好也分跟什麼東西比較,跟林家的黑鳳鐵槍相比,這就是個玩具。
林朔持矛在手,對薩利赫說道:“請吧。”
薩利赫卻搖搖頭:“距離不對,你我此時間距不足十米,這樣長槍吃虧,你再退後一些。”
林朔都聽樂了,不過還是抑制住了臉上的笑意,並且客隨主便,往後退了三步。
等到放足了十米距離,林朔又說道:“請吧。”
“林家傳人是客人,客人先攻。”薩利赫說道。
林朔這會兒已經被這人弄得沒什麼脾氣了。
這人說他是井底之蛙,那未免過於刻薄,畢竟他本身的修為確實高,只是在林朔面前,這就有點尷尬。
所以林朔只能收著力,也把自己壓制到九境巔峰的水平,然後啟動、挺矛、扎刺。
這一整套動作,從他八歲開始就練習了,到現在怎麼說也得有上萬次。
所以動作無比標準,身體上的每塊肌肉的調動都完美無缺,而且每一分力量的調配都很適度,最後呈現出來的這一矛突刺直取對手胸口,無論速度還是力量,都沒超過九境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