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她就有機會,把林朔逼到這個程度。
這套邏輯走通了,判斷於是就成立了。
所以在他眼裡,林朔這次在山崖上縱身而下,是被逼無奈的。
而他在半空中彎弓搭箭,甚至搭了三支箭,不過是一種荒腔走板的垂死掙扎。
所以當林朔的“三岔口”射出來的時候,李一針飛針在手,氣定神閒。
在他心目中,這三枚飛針,就足夠作為最後的保險了。
他料定了,林朔射不準。
於是,這位崤山李家歷史上最強大的家主,死在了阿爾泰山北部地區。
他生平兩大絕技,“錯經絡”和“抬手沒”,一樣都沒使出來。
林朔“三岔口”的一條“岔道”,一路通到他的眉心,斜著穿透了他的頭骨,從頸椎第三節穿出,抵達地面。
李一針整個身子後仰,跟大地呈六十度角,被這枚箭矢貫腦而過,釘在了地上。
他立而不倒,終年五十二歲。
……
與李一針不同,範平安對林朔,是足夠重視的。
在林朔身子跌出山崖的那一瞬間,老拳師第一時間得出了判斷,飛快逃離了現場。
自從離開燕山的這一個來月,他每天都在腦中回憶有關林家的情報。
林家在“三絕武”中,最讓範平安忌憚的,就是弓術。
所以這樁自己拳師生涯的收山之作,他給自己定了一個原則。
一旦翻了臉,絕不暴露在林朔的弓箭射程之內。
只要動手,必然是貼身。
十五年前跟林樂山一戰,範平安雖然敗北,但他覺得兩人差得並不多。
林朔能耐確實不錯,但也不過是第二個林樂山而已。
而自己這十五年來,進步巨大,通臂拳已經由外化內。
只要貼身,自己至少能在短時間內跟林朔爭個平手。
一旦自己拖住林朔,那麼自己的同伴,就能借機下手了。
不過變數就在於,自己有同伴不假,林朔也有同伴。
所以跟林朔在捕獵駁獸之前,先消滅刺客的思路相近,範平安首先想做的,也是消除變數,先把林朔的同伴剪除。
至於李一針,別看範平安一路上對他客客氣氣的,其實老範從頭到尾就沒安好心。
論能耐,李一針一手醫術確實厲害,但在戰力上,其實遠不如範平安。
論年紀,兩人更是兩代人,而老範卻不惜平輩論交,甚至在言語上諸多吹捧。
範平安這麼做的目的,是“養驕”,養一養李一針的驕氣。
這樣,李一針就會在這次行動中,對敵我實力的判斷出錯,然後死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