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需要透過情報收集,知己知彼,然後儘量創造有利於自己的戰鬥環境。
這只是第一步,因為再完美的計劃和再完善的情報收集,也會受到臨場突發因素的影響。
這就是所謂的計劃趕不上變化。
所以必須要去審時度勢,臨場應變。
這兩個步驟,在實施起來,情況有很多種。
比如刺殺,那是一方絕對主動,另一方絕對被動。
刺殺的發起方,也就是刺客,無論是戰前的情報收集,還是臨場時審時度勢,都握有主動權。
所以一旦被刺客盯上,要反殺很難。
被刺殺的人,通常要在臨場時,做出完全出乎刺客預料的舉動,變招大到出離刺客所有的算計,這才有機會。
林朔殺聶萱,就是這個道理。
而預料之外的狹路相逢,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情況。
這是相對公平的對決。
往往在雙方一見面的剎那間,才開始在腦中搜尋對方的情報。
這個時候,江湖閱歷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湖為什麼厲害,也是往往是因為這個原因。
雙方一照面,**湖根據自己的見識,能很快看出對方的路數,而初出茅廬的新手,卻往往沒有這個能力。
而沒有對方的情報作為基礎,審時度勢那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根本就無從談起。
對敵三個步驟,新手前兩個步驟是廢的。
所以哪怕是看似公平的正面對決,其實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林朔眼下擔心章進,就是這個原因。
對獵物,章進還行,家裡是幹這行的,從小到大耳濡目染,問題不是很大。
可要是對人,章進的戰鬥力,就會打上一個很大的折扣。
林朔從小到大,一邊練著家傳的本事,一邊身旁老爺子的唸叨就沒停過。
什麼江湖軼事、門派秘聞、家長裡短、姦情人命,林朔當時就覺得,自己老爺子不去說書,那是可惜了。
那張嘴啊,叨叨叨叨,從來就沒消停過。
後來長大一點,林朔開竅了,知道老爺子一方面確實是個碎嘴子,另一方面,這在“燻”自己。
林朔對江湖的見識,就是這麼慢慢被“燻”出來的。
章家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章連海年少成名、性烈如火,跟自己兒子章進之間的溝通,從來都不是用嘴說的。
林朔親眼得見,章連海教兒子的時候,手上拿一根子。
章進但凡出招不對,章連海一棍子就點出去了。
手腕子、胳膊肘、肩膀、腰眼這些部位,章進從小就沒少捱打。
這種教學方法,看似不近人情,其實是對人體肌肉記憶的快速塑造。就身體訓練方面,是很科學的。
可是這麼教,身體是練上去了,見識卻沒怎麼漲。
章進自己又不識字,無法透過閱讀去增長見識。
這樣的少年郎,一旦對上範平安這種人,這就要了命了。
因為他的路數,範平安這個曹家老供奉,實在是太清楚了。
曹家是獵門謀主,也是實際上的情報總部。對六大家各家的絕學,大多都有情報上的詳細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