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不得不說,你真是個天才!”
“哪裡,我只是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大部分的事情還是要靠大家來完成的。”
“關鍵我們的工作就是建立在老闆你這點微小工作上的,沒有老闆你帶來的技術突破,我們不知道還要忙活到什麼時候。”
“好了,商業互吹到此為止,說的我都臉紅了,我們還是談正事。”
董清晨的休息假期很快就結束了,回到遠行島馬上找來了醫療組的人,然後跟他們說了自己這段時間艱苦攻克的技術難關。
給他們看了自己在小白鼠身上做的那些實驗,然後證明了“河蟹”醫療型奈米機器人的作用,他們就歡呼雀躍了起來。
當然,忘不了對大老闆兼技術長董清晨的讚美,他們也算是正式知道了董清晨的技術有多強,這個“技術長”當的真是一點水分沒有。
大老闆那邊的資料和他們這裡的資料正式對接,在發現沒有任何問題之後,他們就要考慮臨床試驗的問題了。
這方面比較麻煩,申請和監管過程也很繁瑣。
由於原先國際上出過幾次事情,越大越強的國家對這方面就越重視,恰好聯盟就是其中之一,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醫藥企業和實驗室都願意建設在比較落後和比較混亂的國家的原因。
因為那些地方不僅病情多樣化,可以提供充足的研究物件,也因為那些國家監管不嚴,容錯率高,哪怕方法不是很高明,不斷的試錯也能把最終的結果試出來。
聽醫療小組的人說完大致流程,董清晨就明白為什麼新生集團那邊要在恆河國建立醫藥研究所,而且還搞什麼水下研究基地了。
而且醫療奈米機器人還不是藥物,屬於醫療器械,本質上它們可以算是注射劑,而不是注射器裡的藥物,雖然它們一般也是透過注射器被送進體內的,所以要按照醫療器械的臨床試驗規範進行,這就又有些不同。
好在這些事都不用他關心,有醫療組這些專業人士負責,他只提供技術就可以了,畢竟他只是技術長,不是什麼全能的人。
不過醫療組可能需要擴充了,現在的人手已經有些不足,一旦進入臨床實驗階段,他們更需要大量的人手。
而且“河蟹”只是最初版本的奈米機器人,作用是很強,屬於“零”走到了“一”,但是也比較單“一”。
現在有了相應的技術,他們要進行全新版本的研究,新版本不僅能物理破壞,還可以擔任精準送藥任務,直接把對應的藥物送到細胞層面。
這個版本的奈米機器人一點也不智慧,需要人工智慧裝置的引導,還有其他方面的醫療作用等等,都是需要陸續開發的。
而且奈米機器人不僅僅能用於醫療方面,它們的作用非常大,這也是需要進行拓展研究的,不是他們醫療組這點人能完成的,還需要其他的科研部門進行配合。
這些董清晨都是知道的,畢竟他一開始就沒打算把奈米機器人當什麼單純的醫療裝置,設計初衷都不一樣,作用肯定有各方面的限制。
當然,醫療組拿到的資料也是被限制的,董清晨不可能把所有的資料給他們,給他們一個起點讓他們研究去就得了,他最初的打算就是為了自己的安全,為公司、為走向宇宙做準備只是順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