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見王夫之一臉豪情,滿意地點了點頭,又看向張大彪道:“你通知安國公後,即刻率軍趕往東營港,那裡停泊了十幾艘鳥船......”
張大彪將朱元璋的吩咐逐一記下後,又躬身行了一禮,就急匆匆地走了出去。
一旁的王夫之聽了朱元璋的吩咐,有些疑惑地道:“陛下,您要去錦州?”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搖頭道:“不,咱是要去山海關!”
“山海關?”
王夫之愣了愣,隨即反應過來道:“您懷疑女真故意丟失錦州,是想趁機奪取山海關?”
朱元璋點頭道:“多爾袞先前雖海戰失利,但折損並不嚴重,現今叛軍反攻,北方一片混戰,他卻接連丟失寧遠、錦州等地,不得不讓人生疑。”
王夫之聞言,沉默了一會,道:“陛下,鎮東侯至今未有敗績,而且山海關也有雄兵把守。”
“縱使女真前來,短期內應也難有作為,所以草民覺得當前最重要的仍是京城。”
“要知現今天下惶惶,眾人皆望著京城,若是京城有失,恐舉國不寧,還請陛下三思!”
朱元璋故作不滿地道:“咱已令安國公圍剿潛伏在南糧中的叛軍,李過等人又在延安,京城有何危險?”
王夫之雖見朱元璋隱現怒容,卻仍面不改色,不卑不亢地道:“叛軍若潛伏在運送南糧的隊伍中,多不過一兩千人,縱使出其不意搶得先機,亦難有大的作為。”
“而且叛軍並非沒有精銳之師,斷不會做出這種棄珠玉而就草簽之事,故草民懷疑叛軍仍有後手,望陛下明察!”
朱元璋見他言談間英氣勃發,心中暗暗點頭,卻仍佯怒道:“行軍打仗當從實際出發,怎能把想象當作現實......”
他一邊訓斥,一邊暗中觀察王夫之的神情。
發現王夫之在他的訓斥下,依然鎮定自若。
特別是在他說完後,王夫之又據理反駁,言語雖有些激烈,卻不失禮儀,心中不禁對其更加欣賞。
“王夫之,你可願意入內閣,替咱處理案牘?”
就在王夫之思考該如何說服朱元璋時,朱元璋的聲音又響起道。
王夫之愣了愣,有些詫異地看向朱元璋道:“陛下,草民不過是一個舉人,怎麼可以入......”
“咱說你可以就可以,問題是你敢嗎?”
朱元璋打斷王夫之的話,一臉笑容地道。
王夫之聞言,臉上閃過一縷羞愧之色,剛要開口,又聽到朱元璋的聲音響起道:“咱簡拔你,是覺得你有一顆濟世安民之心,並非那等鑽營之徒。”
“要知當今的朝堂,最不缺的就是進士、閣員,可他們雖飽讀聖賢之書,卻丟了那顆報國安民之心......”
王夫之因讀書人的傲氣,本還覺得被朱元璋破格提拔是一種恥辱。
此刻聽了對方的話,心中豁然開朗,跪地謝恩道:“草民謝陛下隆恩!”
朱元璋見狀,親自扶起他,勉勵道:“好,只要你忠心辦事,咱必不會虧待你!”
他說著,又停了下來,沉吟了一會,才繼續道:“王卿,咱想讓你先行,去查探到底是何處的叛軍會襲擊京城。”
“若十日內沒有訊息,你就趕往黃驊港與咱會合,到時咱們再商議!”
王夫之聞言,才知朱元璋先前是在試探他,當即躬身應了下來。
隨後朱元璋又將十八騎中的兩人叫進來,讓他們挑選一百錦衣衛隨王夫之出發。
他處理完此事後,走到坤與圖前,仔細研究當前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