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陛下不取太原,不僅前功盡棄,而且會讓叛軍死灰復燃,還請陛下三思!”
朱元璋聞言,笑著道:“誰說咱不取太原了,咱已讓左良玉麾下的李成來攻打太原,並承諾若他們能守住太原,左良玉以後就可駐紮在山西。”
劉文炳愣了愣,連連搖頭道:“陛下,左良玉已成尾大難掉之勢。”
“若是在讓他駐紮山西,到時恐更難調遣,此事萬萬不可,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朱元璋見劉文炳一臉從容地說出他的想法,心中是既高興,又擔憂。
他高興是因為劉文炳已有自己的主見和大局觀,這正是一個良將的開始,假以時日,必能獨當一面,替他開疆闢土。
而他擔憂的則是劉文炳主見太大,到時不服從命令,會養虎為患。
正因為他有此考慮,所以才只讓劉文炳北上,並未說出理由,就是想借此試探對方。
此刻見劉文炳雖有所堅持,臉上卻並無激憤之色,心中又放鬆一些,點頭道:“安國公,你的想法雖也在理,但是你可想過攻下太原後,你將會面臨的情況?”
劉文炳聽到朱元璋的話,覺得有迴旋的餘地,立刻躬身回答道:“陛下,臣已考慮過此事,若要守住太原,臣除了要應付陝西的叛軍外,可能還要面對袁宗第的大軍。”
“所以臣並未讓山西南部起義,就是想等袁宗第大軍進入山西后,再突然發動攻擊,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至於陝西的叛軍,主要是高一功和田見秀等人,據臣的訊息,因李賊無後,所以李過和高一功皆有可能成為其繼承者。”
“因此在叛軍中也分為兩派,而留在陝西的皆是支援高一功的人。”
“所以臣覺得他們聽聞李賊大敗後,應會看準時機再出兵,因為他們應也只願救回落魄的李賊,所以暫時不會對我們造成威脅。”
朱元璋還是初次聽聞高一功和李過之事,有些驚訝地道:“此事你是從何得知,訊息可靠嗎?”
劉文炳道:“此事本是王永鎮無意間提及,因他哥哥是李賊延安的參將,雖沒多少本事,卻極擅鑽營,故臣事後也專門派人去探查過,確實如他所言,所以訊息應該可信。”
朱元璋沉思了一會,道:“安國公,咱覺得此事未必可信,你也曾見識過李賊的手段,他雖出生草莽,卻也是一個梟雄。”
“以他的智慧,絕不會將自己的老巢交給居心叵測之人,這個訊息極有可能是用來迷惑你的。”
“而且縱使訊息是真的,咱覺得李賊應也有制衡之法,所以你絕不可不防備陝西之敵。”
劉文炳其實也有此懷疑,只是為了說服朱元璋,才將此事說了出來。
此刻見朱元璋瞬間就看出了其中的玄機,連忙點頭道:“陛下放心,臣對此也有安排。”
“而且李賊敗的如此突然,等高一功等人得到訊息出兵時,臣也有信心能守住太原。”
朱元璋聞言,沉聲道:“兩線作戰,乃是兵家大忌,而且你還算漏了一方,如何能守得住太原?”
劉文炳愣了愣,道:“陛下的意思是說左良玉會暗中對付我們?”
朱元璋搖頭道:“咱已讓左良玉去解衡水之圍,短期內不用考慮他,咱們真正要擔心地是幫助他擊潰袁宗第的人。”
“現今......”
朱元璋話還沒說完,突然有個兵士急匆匆地進來稟告道:“安國公,大事不好了!”
“袁宗第已經擊潰左夢庚的兵馬,進入山西境內,並連破我們數座城池!”
劉文炳聞報一驚,隨即想起朱元璋的話,有些詫異地看向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