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李若璉有魄力,能留下部分人,恐也未必有能力執行伏擊方案,那咱們的計劃豈不是要落空?”
鞏永固先前只是在考慮黃得功戰敗一事,並未想到兵士抗命,此刻聞言,身上不由驚出一身冷汗。
他定了定心神,有些猶豫地道:“黃得功的部將也是久經沙場之人,應不至如此膽大妄為,敢公然違抗軍令吧?”
朱元璋冷笑道:“不敢違抗軍令?若是天下將領皆能遵令而行,李賊又何至如此猖狂!”
鞏永固聽出朱元璋話語中的悲涼與憤懣,又想到這些天朱元璋為了平叛日夜操勞,心中也很是傷感。
於是他又勸慰道:“陛下,我們也才剛得到訊息,而李指揮使他們一直在行軍,未必知曉此事。”
朱元璋搖頭道:“平西侯,行軍打仗,切不可心懷僥倖,而且轉移之事是刑氏主導,我相信她的目的就是想讓黃得功的兵馬回撤。”
“到時咱們這邊大戰失利,而她卻不費一兵一卒就可得四五萬兵馬,若是郭升再中計,刑氏之兵可能近十萬。”
“一旦高傑得了這些兵馬,實力還在吳三桂之上,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平衡局面,也會因此被打破。”
鞏永固聽了朱元璋的分析,心中也是一驚。
不過他隨即想到從未聽過刑氏之名,而且刑氏只是一介女流,應不可能有這樣大的能力。
想到這,他的心才定了下來,剛要開口勸慰朱元璋,卻見到張大彪一臉驚慌地跑進來稟告,說黃得功麾下的田雄、馬得功等人得知黃得功戰敗的訊息後,曾鬧著要回師救援。
被李若璉制止後,田雄等人心有不甘,又聯合眾將逼迫李若璉,失敗後竟偷偷帶著一萬多人趕往衡水。
李若璉因擔心誤了朱元璋的計劃,只得率領剩餘的一萬多人趕去埋伏,同時派人來稟告。
鞏永固聞言,整個人不禁呆住了。
朱元璋沉默了一會,對張大彪道:“大彪,你親去李指揮使大營一趟,告訴他勿需擔心,一切按計劃行事!”
說罷,朱元璋又解下腰間的佩劍,遞給張大彪道:“你將此天子劍當眾交給李指揮使,告訴他,若是再有人敢違反軍令,他可憑此劍先斬後奏!”
張大彪恭敬地接過佩劍後,正準備離去時,又聽到朱元璋的聲音響起道:“還有,你帶兩......一千重甲騎兵回來,隨咱去會會左良玉!”
朱元璋此言一出,鞏永固和張大彪皆是大驚。
“陛下,您不可......”
“平西侯,大戰在即,令行禁止,你可明白?”
朱元璋高聲打斷鞏永固的話後,又繼續說道:“咱原計劃是想你在半日內解決戰鬥,一日內佔領廣靈。”
“這樣縱使左良玉趕來,也沒有可趁之機,不過現在李若璉兵力不足,不僅不能擊潰叛軍的主力,恐怕時間上也會推遲。”
“為免左良玉影響戰局,咱決定親去會會他,若是能鎮住他最好,不然咱也會給你爭取到一天的時間。”
“你在蔚縣佯裝敗退後,不要再參與誘敵,而是藉機迂迴到叛軍身後,趁機奪取廣靈......”
鞏永固一臉愁容地聽著朱元璋的吩咐,幾次想開口勸阻,最後卻都忍了下來。
因為他知道朱元璋決定了的事,是絕不會再更改的,再加上此時他也想不到更好的辦法。
若不讓朱元璋前往,一旦讓左良玉來到蔚縣,那他們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
想到這,鞏永固心中滿是不甘。
突然,他想到一個人,或許現在只有他才能幫得到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