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大明生死?”
朱元璋身上突然散發出一股凌厲的殺氣,目似劍光地盯著鄭森,一字一字地道。
隨著他的話音響起,大廳內的空氣好似凝固了一般。
不僅是鄭森三人,就是一旁知道內情的金鉉、田淑英等人也有些喘不過氣來。
特別是金鉉,按照原來的計劃,他應該適時勸阻,藉機拉攏鄭森等人,以便將來攻打皮島時為他所用。
但是現在,他竟有些拿不準朱元璋到底是在做戲,還是真的要懲罰鄭森等人。
“不錯,此事確實事關大明生死。”
在死一般沉寂的大廳中,鄭森的聲音好似狂刀利劍般劃破了沉寂,讓在場之人皆鬆了一口氣。
不過當鄭森說完這句話後,卻更加難受,感覺身體好似被掏空了一般,比連續打了幾場海戰還要累。
只因他生性要強,從不肯認輸,故而強忍了下來,卻也因壓力太大,輕微地喘著粗氣。
朱元璋見狀,冷笑一聲,沉聲喝道:“李賊已被咱逼退到山西,擊潰他只是遲早的事,咱倒是很想聽聽,你說的有關大明生死的事是什麼?”
鄭森心中本沒什麼想法,只因擔心張、夏二人受罰,才採用了兵家的先聲奪人之法。
此刻聞言,便將剛才與張煌言談論的皮島之事說了出來。
朱元璋先前在船下見到鄭森與張、夏二人似乎感情很好,本是想借此逼迫鄭森主動請戰。
此刻見他雖未請戰,卻說出了一種解決土地兼併的方法,心中在對他欣賞之餘,不禁又多了一份擔憂。
因為現在大明四分五裂,但鄭氏一族不僅兵強馬壯,而且還雄霸福建、臺灣,海外更有不少據點。
若是再出一個智謀超群之人,恐怕鄭氏必不會久居人下,到時江南恐非大明所有。
想到這,他眼中不由露出了一縷殺氣。
“陛下,鄭森所言不過道聽途說、拾人牙慧之語,還請陛下寬恕他狂言之罪!”
這時,一旁的張煌言突然開口奏道。
朱元璋聞言,有些驚訝的看了張煌言一眼,隨後又看向鄭森道:“張煌言所言可屬實?”
鄭森雖未明白張煌言此言的用意,不過他也是坦蕩之人,當即回答道:“稟陛下,此法確實非鄭森所想,是我在南京時從長沙監軍堵胤錫處聽來。”
“堵胤錫?”
朱元璋想了想,並未在崇禎的記憶中找到相關的資料,記下這個名字後,又看向鄭森道:“土地問題由來已久,而且歷朝歷代皆是如此,你未免太危言聳聽!”
“陛下,此事......”
“陛下聖明,此事確實不足以動搖大明根基,確實是鄭森太過冒失。不過現今叛軍肆虐,女真也蠢蠢欲動,草民等不才,願替陛下攻擊皮島,以贖其罪,還請陛下應允。”
張煌言打斷鄭森的話後,一口氣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