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罷,又轉頭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雖已接受了崇禎的記憶,不過由於崇禎對這些具體事務並不熟悉,而他醒來後也一直忙於軍務,無暇查閱相關資料,故而對朝廷的財政狀況並不太清楚。
此刻聽了二人的對話,心中才大致有些印象。
不過朱元璋雖對現在的財政不太清楚,但聽完二人的談話後,心中早已有了主意。
因他擔心有所遺漏,便又對申湛然道:“申卿,你對此事怎麼看?”
申湛然聞言,躬身道:“陛下,微臣覺得兩位大人的話都在理,不過現在京城之圍雖解,但叛軍仍虎視眈眈。”
“待各地援軍到來也尚需時日,故臣覺得蔣大人不妨先物色人才,招百姓下山,等擊潰叛軍後,或可從叛軍中獲得所需之銀!”
蔣德璟有些驚訝地道:“從叛軍中獲得?”
申湛然點了點頭,道:“不錯,微臣聽聞叛軍每到一處,都會追贓助餉,而叛軍先前對京城志在必得,現突遭挫敗,所得銀兩想必還在軍中。”
“若是我們能在他們將銀兩運回前擊敗他們,或可暫解燃眉之急!”
倪元璐經申湛然一說,想起昨日李若璉戰後曾向戶部上繳了二十萬兩白銀,連連點頭道:“不錯,昨日李指揮使就曾上繳過二十萬兩銀子。”
“而且叛軍號稱三年不納糧,想來手中有不少銀兩,若真能平叛養軍,則戶部的存銀和稅賦應可安民!”
朱元璋知倪元璐不知兵,所以想法太過簡單,為免他盲目樂觀,搖頭道:“叛軍也近百萬,每日耗費定不小。”
“加之他們不善理政,有出無進,僅靠追贓的銀子養軍,所謂三年不納糧,應也只是蠱惑人心之言,當不得真。”
“而且縱使叛軍有那多銀兩,咱們也不可能一戰而得,加之軍紀不嚴,破城後兵士必會私藏,能得五成已是不錯。”
“所以此法只是權益之計,若想長治久安,必須整頓財政才行。”
蔣、倪二人聞言,又不禁皺起了眉頭。
朱元璋見狀,沉聲道:“咱有意恢復太祖舊制,屯田養兵,不知你們對此如何看?”
倪元璐聞言,搖頭道:“陛下此法雖好,但恐難實行,現在百姓四處流竄,太祖所定戶籍制度已蕩然無存,若無軍籍之民,等若重練新軍,這筆費用必然不小。”
“若是用現在的招募之兵,他們大多桀驁不馴,不事生產,而且縱使他們願意耕種,朝廷也沒有那多地用於屯兵。”
朱元璋聞言,又看向蔣德璟道:“蔣卿,你對屯兵一事如何看?”
蔣德璟沉默了一會,道:“陛下屯田養兵本是上策,只可惜現在土地不足,而要解決土地問題,又容易動搖我朝根基,所以此事只能徐徐圖之。”
朱元璋見他二人皆是一臉憂色,笑了笑,剛要說出解決之道,卻見到一個太監急匆匆地走進來稟告,說李璡有要事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