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可惜的是滿清王朝對這些珍貴的秘籍絲毫不在意沒有好好保管,兩百多年過去了其中很多書已經破爛不堪。
即便有幾本還算完整的書籍,裡面的字跡也變得模糊不清。
宋彥超將這些破破爛爛的書籍交給王五,本意是想勸王五放下搞內功秘籍的心思算了。現在這年頭武學雖然還有用,但比不過洋槍洋炮。
王五你就不要再這件事上蹉跎半生了,不如和我會友鏢局一起做保護大員的工作。
但是宋彥超沒有想到王五在武學這件事上異常執拗。他異想天開的想要靠著那些破爛不堪的秘籍重新推衍一本真正的內功秘籍出來。
宋彥超只覺得王五瘋了。
內功秘籍那是那麼好推衍的?沒有前人為你打基礎,你想自己重頭來?這不可能的!
但是王五沒有放棄,推衍內功需要動筋脈穴位,自己不懂就去找懂武學又懂醫學的。
於是他一路南下,找到南粵十虎黃麒英和他兒子黃飛鴻,和他們一道驗證武學與穴道筋脈的關係。
後又輾轉十省以武會友,打出了大刀王五的赫赫威名。
同時他也在不斷的推衍改進自己對內功修行的理解。他以自己做實驗,也不怕走火入魔,開始自創內功。
王五不愧為晚晴第一大俠,武學天賦之高令人歎為觀止。到五十歲時他以草創《虎嘯決》初本。
一般武師到五十歲時氣血便開始衰敗,如果是擅長兵器的師傅還可以靠著兵器之利和豐富的經驗打敗江湖上名聲鵲起的年輕一代高手。
而王五卻在天津靠著一套太祖長拳打的出入頭角的年輕霍元甲幾乎還不了手。
王五的速度和力量絲毫不遜色於他三十歲時,甚至還有所提升。花了二十年,王五堅信自己這次走對路了。
又花了五年的時間,王五將《虎嘯決》進一步完善,成為了一本真正的內功心法,讓其可以與氣血搬運的外功相互配合。
原本王五已經打算將這門秘籍流傳出去,自己要收徒傳業。但天有不測風雲,戊戌變法,兩湖兩廣地區會黨組織的總盟主譚嗣同奉詔入京。
譚嗣同雖然是一言既出數省震動的大人物,但是卻心懷天下窮苦的百姓。譚嗣同入京為的是給這衰老的帝國爭一線生機,為這天下窮苦百姓爭一條活路。
王五為其志向感動,當時京城博雲譎詭,王五主動充當了譚嗣同的保鏢護衛,貼身保護譚嗣同。所以收徒之事也就沒空了。
後續便是戊戌變法失敗,譚嗣同拒絕會黨對他的營救,留下了兩句曠古爍今的絕命詩。
他要以自己的血喚醒天下人的覺醒。譚嗣同沒成功,但他教出了三個親傳弟子,三個弟子埋葬了滿清。
後神州陸沉。
其中的兩個弟子又為他教出兩個徒孫。
這兩個徒孫再造神州。
譚嗣同變法失敗,王五為他收斂屍首,這讓他遭到了清政府的圍捕。
而戊戌變法一年半後,八國聯軍進京。對外唯唯諾諾對內重拳出擊的西太后連夜西逃。被清政府圍捕的王五卻率領鏢局子弟血戰前門。
最終順源鏢局上下全戰死於前門糧食口大街。
血戰前王五將這本自己花了一輩子編寫的《虎嘯決》託人傳了出去,讓有人尋一可信賴之人傳下去,別讓他一聲心血白費了。
李淳看完王五在這本《虎嘯決》前半部分的記載,他忍不住嘆了口氣。
“王五前輩,當真是晚晴第一大俠。可惜我沒有機會與您相見。不過我會好好修煉您流傳下來的這本《虎嘯決》,斷不敢絕了您的傳承。”
李淳腦中默默的將《虎嘯決》的全文過了一遍,下一刻他睜開雙眼開啟了模擬人生遊戲電腦。
白光閃過,李淳再次消失於地下室。等到他睜開眼睛時,他已經出現在一個及古典又科幻的武道館中。
“李淳,你就是從伽羅盲域修煉古武成為精英居民頭銜,來我們武館當教頭的傢伙?”
一個令人討厭的聲音和令人討厭的面孔出現在李淳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