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年幼時的經歷相關,朱由檢的內心深處,一直有股患得患失的勁兒,這想要徹底解決掉,就必須要經歷些什麼才行。
不經歷,永遠不會改變。
“先別急著表態。”
朱由校收斂笑意,擺手道:“朕要把話說到前面,這差事一旦接了,那只有辦好,辦不好,降爵,移藩,今後就別待在大明瞭。”
“別覺得做王大臣,是件很容易得事,你們的身份是特殊,但不代表就享有什麼特權了,朕會一視同仁的。”
“長壽從去了朝鮮,那可一刻都不敢鬆懈,朕知道,他怕辜負了朕,更怕辜負了列祖列宗,朕也希望你們能像長壽一樣。”
“臣弟明白!”
朱由檢當即表態道:“若是臣弟做不好,那臣弟願貶為庶人!!”
看,還是要歷練。
見朱由檢如此,朱由校就知朱由檢還不夠成熟,不過這股勁兒,放在別處都不合適,唯獨放在移民赴遼卻很合適。
朱由檢他們以王大臣的身份,將要接管的就是監察,誰敢在移民赴遼期間,做任何以權謀私、徇私舞弊等事,繼而破壞移民大計,那沒別的可說,該怎樣處置就怎樣處置。
無錯版本在69書吧讀!6=9+書吧首發本。
朱由校就是看重朱由檢這股敢殺文官的狠勁,要不是這樣,他也不會讓朱由檢提前參與朝政。
在朱由檢沒有真正成熟前,朱由校對其的定位,那就是監察,這可不止是吏治方面,凡是大型工程,在推進到一定程度,期間發現有腐化的人,那就叫朱由檢出面去解決。
有了這些在身,朱由檢這輩子就是個王大臣,當然這些想法,朱由校是不會對朱由檢提及了。
渴望親情的人,最承受不了的就是面對現實。
“敕封皇弟為王的旨意,朕已派人頒至內閣,不日就明發天下。”
朱由校笑笑,看向朱由檢道:“信王邸的營建,暫時先停一停,等國庫充盈些,朕在派有司去給皇弟營建。”
“不修建信王邸也行。”
朱由檢上前道:“眼下朝廷遇到種種困難,不能因為……”
“該有的還是要有的,這是禮法,別人都有,獨你沒有,這算什麼?”
朱由校笑著擺手道:“行了,這些就不說了,皇弟現在就將此事給潞王他們說,看這千斤重擔,他們是否願與你一起,來替朕扛一些。”
“臣弟遵旨。”
朱由檢再拜道。
王大臣這件事,朱由校想了很久,他本想著再緩幾年,先叫朱聿鍵試試水,但是東南諸省的事,讓很多事都變了,更改變了時局。
眼下朱由校要集中精力去解決一些事,但是又有一些重要的事,需要有人替他盯著,既然是這樣的話,那就索性提前吧。
這也當是對他們的一次考驗。
如果連這件事都做不好,那朱由校就放棄培養他們,叫他們移藩到大明海外去,朝鮮去不了,但東番卻是可以去了。
畢竟這塊海上要地,已被魏忠賢逐步掌控住,移藩過去,也是在變相增強大明的統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