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古稱彭城,地處蘇魯豫皖交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素有“五省通衢”之稱。
遠在京城的朱由校,在東南時局持續變化下,之所以會親書‘天雄’二字,允盧象升在徐淮募災民,籌建此支軍隊。
原因很簡單。
奉旨南下的盧象升,在宿遷等到渡江南下之際,應楊漣所請赴徐,以震懾徐淮亂象,意外撞破漕軍糜爛,甚至在徐淮一帶,有多股不知名勢力湧動。
當盧象升將奏疏急遞進京,立時就引起了朱由校的注意。
這驚的朱由校一身冷汗!
如果徐淮一帶敢亂,特別是該地河務仍在整頓下,萬一發生決堤之事,那等待大明的將是場浩劫啊!
為此朱由校當機立斷,決意讓盧象升留守徐淮,著建天雄軍,仍節制皇明宗軍,但朱由校卻派了一人緊急南下!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負責協調三大艦隊的沈廷揚!
徐淮的確要警惕,但南運河整飭必須推動,關鍵是此等背景下,東南的時局勢必會愈發動盪,誰能肩負起盧象升南下職責,朱由校思前想後,唯沈廷揚最合適。
在局勢動盪之際,總會有一些人脫穎而出。
……
徐州。
皇明宗軍駐所。
“天雄軍要在徐淮籌設,想必你們也都清楚緣由。”盧象升眼神凌厲,穩坐在那張帥椅上,掃視眼前諸將,聲音低沉道。
“當初我等奉旨南下,是為解決南運河叛亂,可來了趟徐州,過去沒有被朝廷看到的爛攤子,無意間被皇明宗軍撞破了。”
“朝廷的漕軍,居然成了某些人的私軍!”
“甚至其中的一些人,居然想趁著東南生亂時,繼而挑起徐淮生亂,查明的一些奸佞,與袁鹽憲在山東,在兩淮推行鹽改有關,有些餘孽沒有被抓住!”
帳內的氣氛變了。
歷朝歷代,但凡涉及到新政改革,勢必會產生激烈的碰撞,特別是被查,被抓的既得利益群體,如果不能將其連根拔起,徹底抹殺掉,就會給王朝帶來難以估量的傷害。
“你們是皇明的宗藩宗室,是這次隨本官南下,在徐州等地統兵表現最優異的。”在諸將的注視下,盧象升緩緩站起身。
“天雄軍草創在即,可徐淮一帶局勢洶湧,本官沒那麼多的時間,來叫天雄軍在各地編練整改。”
“所以在此兇險下,有些責任與擔子,必須要有人扛起來,而你們,就是天雄軍六鎮的參將!!六鎮下轄諸協遊擊將軍,諸標千總!!”
帳內諸將聽到這裡,一個個露出震驚的神情,他們難以置信的看向盧象升,甚至呼吸都有些急促。
要知道,他們在皇明宗軍中,最高的不過才千總,可現在他們卻都被提拔上來,關鍵是他們都很年輕啊。
“本官給你們一個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