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扯到海關總署的特設與掌權,朱由校其實在很早前就有想過,之所以遲遲沒有動靜,原因也很簡單。
北直隸、遼東、山東等地沿海諸港規模與發展,沒有達到朱由校的預期目標,如此下特設海關總署勢必會出現新矛盾。
不過當下的情況卻有不同。
隨著建虜叛逆被階段性鎮壓,遼東對於海上需求成倍增加,往返的各類海船不斷增多,此外還有不斷增多的西洋海商,這其中還包括代表西洋海商的漢商,天津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啊,早已成為重要的海貿集散地!
而朝鮮方面的戰事至今沒有結束,加之以天津十三行展開的海貿,使得大明往返朝鮮的海上往來不斷增強!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伴隨著北方海上力量的不斷增強,對私下海貿的持續緝私打擊,使得各地海關逐步被世人所接受。
想要在大航海下有所改變,有所進展,就必須要重視兩件事,一個是持續增強本國海上力量,一個是持續完善海貿徵稅,唯有這兩者相輔相成下,形成一個良性迴圈的總體態勢,那麼在海上方面的種種才能確保下來。
“海關總署特設一事,你們幾個要多上點心,斷然不能有任何意外與問題。”
牽扯到少府各領域的御前廷議結束了,這場廷議持續了很久,奉詔參加廷議的一眾官員,無不清楚他們要怎樣做了,統一思想,在任何時候都是有必要的。
只是御前廷議是結束了,但朱由校卻留下了一些人。
“時下需要用銀的地方太多了,這不只是你們少府需要,別的地方同樣也需要!”
有些疲憊的朱由校,倚著軟墊對眼前諸臣說道:“繼大明皇家海軍籌設,朕對大明海關總署是寄予厚望的,此事能否紮實做好,對我大明而言關係重大!”
“故而能被遴選上任的一眾官吏,哪怕是役,也都必須要反覆稽核,沒有真本事,只想混吃等死,想要鍍金的人,那就別想著進海關總署!”
“臣等明白!”
御前所站諸臣無不作揖應道,天子所講的這些話,算是給這件事定了調子,這也讓不少人感受到極大壓力。
特設海關總署想要儘快運轉起來,肩負起應有的職責與擔子,這背後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還有一件事。”
在眾人思緒萬千之際,朱由校表情正色道:“待到海關總署正式運轉,全面接管諸港海關事宜,繳納海關稅,必須要用新幣進行結算!”
這將又增加一項財源啊!
孫國楨、盧觀象他們聽到這裡,無不流露出各異的神情,甚至一些人看向了劉效祖,難怪天子會將其也留下來,劉效祖就是造幣清吏司的主官!
真要這樣做的話,那造幣清吏司勢必要做些什麼。
“過去出於種種考慮,沒有在諸港海關採取此策,但為此帶來的麻煩卻不少。”
朱由校繼續道:“這也不過多贅言這些情況了,總之想要停靠天津等諸多港口,就必須要拿新幣來進行繳稅。”
“如此可以統一海關總署下轄的諸多海關稅額,還能剷除掉不少積弊,但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透過這樣增加新幣流通的規模,這對大明是至關重要的!!”
“所以造幣清吏司這邊,要跟著協調好這些事宜,絕對不能出現任何紕漏,繼而影響到朕所謀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