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內閣大學士、兵部尚書王象乾求見,遼東急報!”
就在朱由校打算叫人,讓南書房的大臣過來,就眼下的輿情明確對應事宜,殿外輪值的太監低首走進。
“宣。”
知曉是涉及遼東的事,朱由校沒有猶豫,不過讓朱由校疑惑的,牽扯到遼東的事,為何軍務院沒有來人?
畢竟涉及建虜平叛諸事都轉隸到軍務院。
“皇爺,軍務院諸臣求見,遼東急報!”
只是在朱由校想這些時,王象乾剛抬腳走進東暖閣,緊接著又一輪值宦官進來稟明,這讓朱由校篤定一點,遼東出大事了!!
東暖閣的氣氛悄然發生變化。
在先後瞭解到對應情況,朱由校知曉兵部為何率先知道的原因,過去既定的驛傳改制初見成效了。
對於此事,朱由校是高興的。
驛傳改制能夠取得成績,則代表著落後腐朽的驛傳,是能以兵部為主導謀改的,這帶來的改變是極多的。
有結餘倒是其次的。
真正讓朱由校在意的,是驛傳體系可以重獲新生,這代表中樞對於各地的掌控,會在無形中增強!
牽扯到軍政要務的諸多事宜,能夠四通八達的上傳下達,站在統治者的角度而言,是極其重要的!
“這個建虜真挺有意思的。”
朱由校倚著軟墊,環視御前所聚諸臣,“去歲進犯遼左不成,被我大明狠狠力挫,致使其內部及周邊出現不少問題。”
“這才過了多久就忘了疼,想透過表面侵襲遼東邊陲,繼而實現對朝鮮的劫掠,這如意算盤打的真夠好的,只是他們萬沒有想到,我大明已在他們內部發展有暗樁了。”
暗樁?
聽聞此言的王象乾,心底卻生出疑惑來,這封經遼東總督府急遞進京的急報,並沒有涉及到這些事宜啊。
“陛下,透過遼東急遞迴京的情況來看,建虜是坐不住了。”
在王象乾疑惑之際,魏光緒上前作揖道:“儘管建虜麾下八旗的確驍勇,想要透過一戰徹底將其鎮壓,使得其臣服於我大明,是較為困難的事情。”
“但是這也暴露出建虜人口過少的致命缺點,臣以為建虜此次行此等事宜,破壞大明與朝鮮的關係倒是其次,最最重要的依舊是劫掠人口,甚至是想侵佔朝鮮疆域,畢竟被建虜竊據的建州三衛,歸根到底是地廣人稀,即便是跟遼東相比,那差的就不止一星半點。”
“熊廷弼也是這?意思。”
朱由校面色平靜道:“既然建虜想打這一仗,那我大明就奉陪到底,剛好,也讓在遼東組建的新軍,趁勢經歷下戰爭的洗禮,新卒即便操練的再好,可要是沒有見過血,在戰場上殺過人,那就不能被稱之為悍卒,大明不缺新卒,卻的是悍卒。”
“待到遼東地界的悍卒達到一定的規模,建虜所轄八旗即便再驍勇善戰,那也絕非我大明健兒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