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東方凌天信守承諾地派依朦和婉侍官同時前往候天樓宣讀聖旨。
為免下跪,且還是當眾下跪,楚晗便佯裝不在,由楚語然獨自接旨。
這次宣旨的規格與陣仗都極大,除了貼身護衛和貼身婢官,還有四名宮婢和二十名殿前護衛。
“碧霄宮少主楚語然接旨!”的聲音一響,整個候天樓就炸了鍋,住宿的客人全都跑了出來。
候天樓上上下下,掌櫃主事小二姐等全部出迎,加上跑出來看熱鬧的客人,一時間,候天樓門前人滿為患,跪了一大片,只見後腦殼,不見臉。
依朦腰掛佩刀,肅立在婉侍官身後,看她“歘”的開啟黃錦,朗聲宣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碧霄宮少主楚語然,在此次抵禦外敵中,功勳卓著,特賜黃金萬兩、錦帛六十匹……併為碧霄宮正名……百年前的血洗武林案,乃為先皇一時之情動……碧霄宮接密令而不得不行動……有錯認而改之,方為大善,朕代先皇致歉碧霄宮,致歉天下……今日始,所有人不得再對碧霄宮不敬、以魔宮稱之……”
楚晗在房裡靜靜聽著,面無表情。
聖旨內容沒有使用太多的古文,通俗易懂,除了按需要向碧霄宮致歉,並沒有向死去的武林人士致歉半個字。
對東方凌天來說,武林太強之時,削弱武林力量乃是必行,時任皇帝並沒有做錯,她根本不需要道歉,死的都是該死之人。
另外,她還把先皇說成一個痴情之人,其所做一切都是為了一個情字。
誰讓那男子所在的武林世家寧願抗旨也不肯交人?不僅不讓心愛的男子嫁給她,還把他幽禁起來,關在暗無天日的地方受苦,先皇一怒為紅顏,這才大開殺戒……
不過,所有這些真真假假都已經不重要,死了的已經死了,只要碧霄宮能被帝王親自下旨正名就好。
至於賞賜黃金萬兩,寫也寫了,念也念了,但並沒有實物,只是說出去好聽而已,畢竟這麼大的功勞,若只給個虛名,難免會被人詬病。
楚語然說他昨日在皇宮就已看過當面寫好的聖旨,並跟東方凌天說得很清楚:出動這麼多軍隊抵禦外敵,國庫必然已相當緊張,除了為碧霄宮正名,他什麼都不要。
對於他的體諒,東方凌天似乎很感動,整個午膳都陪著他和容華君孟子書,多說不少家常話,也與他分析了當前形勢。
當然,她說那麼多話,是有目的的,是為另一個要求做鋪墊,好讓楚語然理解她的難處,不找藉口拒絕。
畢竟語然已經為她做了那麼多,又是出錢又是退敵的,即使尋個理由推拒,她也不能當面說什麼,免得讓人覺得她得寸進尺,貪得無厭。
待婉侍官念完,楚語然接旨謝恩,隨後,京司府衙門和四大城門緊跟著貼出佈告,引起百姓圍觀熱議。
不說別的,僅這種辦事態度,就令人滿意到無話可說。
這便是東方凌天的高明之處,既然答應正名,就痛痛快快、利利落落的。之前另提要求,多少會讓人暗生情緒,只是礙於皇權,藏在心裡沒有明說而已,如今兌現承諾的效率高到極致,不快便能被沖淡一些。
不久,各州郡也都接到上令,然後不到一天,關於為碧霄宮平反的事便在密集的官府佈告下,傳遍全國,引起還能吃上飯的百姓熱議,驚動整個武林,有了強烈反響。
一道旨意下去,所有官員都遵從照辦,成為替皇家跑腿兒的,這便是權利的力量,大權在握的好處。
而就在宣旨的當日下午,在京司府被打得奄奄一息的惹禍八人便意外獲釋,知道的人都聽說是碧霄宮少主君在皇宮見駕時、親自向皇上求了情,她們才得以特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