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令李世民始料未及的是,沒過幾天的時間,朝堂之上,再次傳來訊息。
吐蕃居然亡國了,已經被蜀王給打下來了。
這一次,李世民在無語的同時,也是開心起來。
李世民並不是拿不起放不下的人,既然已經成為既定事實了,李世民反而變得開心起來。
消滅掉吐蕃,這對他這個帝王來說,絕對是一件豐功偉績。
平定西南危機,開疆擴土,將來在史書上,絕對會大書一筆。
不過,蜀王拿下吐蕃之後,羽翼就更加豐滿了啊。
自己這個父皇,只怕也奈何不得他了。
李世民心裡非常清楚,現在蜀王有多麼強大。
如果真的對蜀王開戰的話,對整個大唐來說,絕對是災難。
甚至,如果李世民選魏王李泰為太子,等到他百年之後,李世民甚至都能想象的出。
到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
所以,這也是李世民一直拖到現在,都沒有選出太子的原因。
……
這一年,先後拿下了南詔和吐蕃。
接下來的重心,就放在了對南詔和對吐蕃的開發上面來。
無論是南詔還是吐蕃,他們計程車兵,都被屠殺的七七八八。
哪些百姓,都被這些屠殺給嚇住。
更何況,很快他們就發現,其實在蜀王的治理之下,他們的生活反倒是比以前要好的多。
比方說,人家蜀王收取的稅賦,要比以前低了好多,並且沒有其他亂七八糟的苛捐雜稅。
修個工程的話,人家蜀王還會給他們錢。
並且工錢還很高。
在蜀王的治理之下,治安也好了,交稅也少了,工錢也高了。
就連糧食收成,都能比以前多。
真吃牙好胃口就好,身體倍棒吃嘛嘛香……
總之,兩地的百姓,逐漸接受了他們身份的轉變。
並且徹底喜歡上了新的身份。
而此時,李愔開始修建青藏鐵路。
修不好這條鐵路的話,吐蕃就談不上更好的發展。
當然了,李愔非常清楚修建這一條鐵路的難度到底有多高。
在後世修建這一條鐵路,犧牲了太多人的性命。
而這一次,李愔決定,主要以吐蕃百姓為主。
其實後世之所以犧牲這麼多人,主要是因為高原反應的緣故。
而如果以吐蕃人為主體的話,就不會有這方面的問題了。
李愔開出的工錢很高,自然能夠吸引到無數吐蕃人參與到這個工程上面來。
……
年關將近,這一次,李愔終於難得清閒下來。
陪著夫人和孩子,在一起過了一個團圓年。
現在,三個大一點的小傢伙,跑的飛快。
小短腿跑起來,幾乎能跑成殘影,丫鬟在後面,都有點追不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