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每一年,都會進行考試。
而所有官員的錄用,都將透過考試來進行。
這就相當於是大唐的科舉。
當然了,現在,華夏國用的也是科舉的名字。
而官員的考核,除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之外,第二個就是教育成績,第三個就是穩定情況。
既然已經將教育情況,納入了官員考核之中。
各地的官員,自然對教育問題,無比的重視。
當然,各行政省的學校,基本上都已經建設完成了。
因為李愔十分重視教育。
在當初他們剛剛來到黃金州建立華夏城的時候,第一個建設的是民宅,第二個建設的是醫院,第三個建設的就是學校。
而現在,各個行政省的建設,也是學校和道路一起進行的建設。
學校建設好之後,接下來,就是師資力量的分配了。
這些師資力量,華夏城,會對十五個行政省,進行平均分配。
但是對於這些人才,究竟要怎麼用,要怎麼發展教育,就是各個行政省自己的問題了。
不過,對各個行政省來說,他們目前更加重視的,其實還是基礎教育和啟蒙教育。
因為教育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可能未來七八年之內,科舉考試,和他們各個行政省的關係,都不是很大。
因為他們每個行政省的教育,都才是剛剛起步。
總不可能,讓才讓一年級的學生,就參加科舉去吧?
這樣的話,那就真成了天大的笑話了。
他們從一年級的學生開始培養,一直培養到能夠參加科舉,至少怕不需要十年的時間?
就算有天才,可以跳級的那種,至少也需要六七年的時間吧?
可以預見的,最近八九年的時間之內,參加科舉最多的,還是華夏城的學生啊。
畢竟,華夏城的教育,起步最早。
他們培養的學生,正在逐年增多。
也只有他們,能夠培養出大量的考生。
……
華夏城,以前的城主府,現在正式成為皇宮。
守衛,也比以前森嚴了許多。
皇宮,自然是有城牆的。
並且,四個城門,李愔也照搬了採取了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的叫法。
皇宮,又分為外宮和內宮。
外宮,是皇上和大臣們辦公的地方。
而內宮,則是皇上和嬪妃還有皇子和公主們休息的地方。
李愔的皇后,自然是秦夢心,而像是武媚娘等女,都一視同仁地被封為貴妃。
當了皇上之後,李愔就沒那麼容易輕易離開了。
因為在此前的時候,華夏城只是一個城。
管理的區域也並不算大,行事自然是很自由寬鬆的。
但是現在,已經成立了國家,無數的事情,都需要李愔這個皇上來定奪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