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華夏城裡,唐人是最多的,大約有十幾二十萬人的樣子。
而這些唐人,有十分之一的人,都是識文斷字的。
更何況,華夏大學就開在華夏城。
華夏大學畢業的學生,在第一次篩選中,自然是不可能被篩選下來的。
華夏城的考生人數,還是非常龐大的。
一次性上萬人的考場,也是沒有的。
不過,到時候倒是可以分幾個考場來考。
九月初八這一日,恩科第一場考試,正式開始。
這一次考試,一共分為兩場,上午考一場,下午考一場就結束了。
並且,上午場考完之後,是可以離開考場出去吃飯的,十分人性化。
上午考語文,好吧,應該是叫做國學的。
這個國學,分為填空題和作文題。
填空題,主要是一些四書五經的題目,並不是很難,並沒有選擇特別偏僻的知識點去考核。
重點還是作文題。
作文的題目,就是根據華夏國目前的現狀,淺談一下未來的發展思路。
這個題目,是李愔親自出的。
這種作文,看的不僅僅是文采。
或者說,文采只是一個加分項,但並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還是看發展思路。
李愔要選拔出來的,是能夠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人才。
可不是要文采出眾的才子。
才子,未必就能夠做一個好官。
當然了,以後的考試,自然不可能就這麼簡單。
這也是因為剛剛建國,人才還沒有培養起來的無奈之舉。
考試的題目還是很簡單的。
但是簡單的題目,反而倒是不容易出彩。
因為這麼簡單的題目,大家都能寫出個一二三來。
但是想要引起考官的注意和重視,想要得高分,就必須要另闢蹊徑了。
下午的考試,是數學考試,考題也是相當簡單的。
別說是微積分等高等數學了,就連函式和拋物線等高中知識都沒有設計。
就是一些簡單的運算,田地丈量,收成問題。
一個城的百姓收入和支出,等等一些實際問題演變而來的應用題目。
這一次的題目,真的是十分簡單了。
這一此考試,考生不足三萬人。
李愔決定錄取一半的人數左右。
沒辦法,現在差的官員位置,實在是太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