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大食開始派遣更多的人進入大唐。
他們不斷的學習大唐的先進文化,學習他們的科技,然後這些人回來之後,再在他們國家,展開教育。
因此,這十幾年來,大食的科技水平,也在飛速的提升之中。
這種進步,是他們國家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都未必能夠做到的事情。
當然了,真正的先進科技,他們目前也是沒辦法掌握。
倒不是大唐敝帚自珍。
而是先端的科技能力,本來就需要頂尖的科技人才。
他們派人進入大唐的時間,畢竟有些晚。
派遣過來的這些人,想要進入頂尖的人才行列,不但需要刻苦的學習,還要有過人的天賦。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然而,哪百分之一的靈感更重要!
他們大食帝國,倒是出了幾個靈感和汗水都不缺乏的人才。
並且,這些人才,也成功的進入科研部之中,擔任一些次要的科研課題。
大唐大國者下流,海納百川,只要是頂尖的科研人才,只要你願意留在大唐,科研部是不管你是什麼國籍的。
當然了,一些簡短的核心科技,還有一些軍事上的科研,不是絕對信任的人,是根本接觸不到的。
哪些其他國籍的人才,所能接觸到了,僅限於他們自己的研究課題。
也就是說,如果你有才能的話,大唐科研部,可以提供給你足夠的資金。
還有完善的實驗室,還有其他一切所能夠提供的便利。
有了這麼多的支援,才能保證你研究的順利實施。
但是,你所能接觸到的,也就只有你自己的課題。
想要打聽其他的機密,是做不到的。
因此,大食帝國,雖然也有幾個人才,進入到了科研部。
但是對他們的幫助,並不是太大。
而這幾個人才,甚至都沒辦法將他們的研究,帶回他們大食帝國去。
因為,大食帝國,根本就沒有人家大唐科研部的實驗室。
實驗儀器等器皿,統統都沒有。
他們回到大食之後,實驗也沒辦法開展。
因此,經過再三思索之後,這些人,最終也只能留在大唐。
當然了,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多帶幾個大食的助手。
但是問題的癥結在於,就算他多帶出來幾個人,最終,還是回不去大食。
因為大食的科技發展,基礎實在是太差了。
回去之後,連實驗室都沒有,好多研究,根本就沒辦法開展。
直到此時,他們方才明白,為什麼大唐會如此開放。
為什麼會對自己的科研成果,幾乎不加設防。
為什麼他們會如此熱衷於吸納外國的科學家。
原來,只要到了大唐,這些科學家,就很難再回去。
現在,大食的哪些科學家,也只能一邊留在大唐,一邊加快他們國內實驗室的建設。
只不過,這種事情,怕是幾年之內,根本沒辦法建設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