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些有瑕疵的電器,在內陸,是絕對禁止銷售的。
這些,基本上都是等待銷燬的貨物。
只不過,銷燬也是直接砸碎了事。
而是需要各種處理工序,避免環境的汙染。
而現在,他們的處理工序,還是欠缺的。
就在這些殘次品,堆積不下的時候,他們忽然發現了海北道這個市場。
這裡的百姓,和大唐中原地區的百姓,消費觀念是完全不一樣的。
中原地區的百姓,講究積攢。
有錢,一般都攢著藏著,攢出厚厚家底來,不捨得花。
而海北道這邊呢?
有錢的話,他們很捨得消費,他們並沒有攢錢的想法。
因此,分期付款,在這裡大行其道。
……
此時,在大唐中原地區,海北道還是實施人才引入計劃。
在中原地區的各大州,都有人才報名點。
只要你是各行各業的精英,都可以報名前往海北道。
而到海北道的待遇,至少會是在中原地區的兩倍。
如果是特殊人才的話,甚至會更高。
就算是那些財會人員,去到海北道的話,工錢至少也是中原地區的兩倍。
而經過幾年的發展,其實現在大唐的好多工種,已經逐漸趨於飽和的趨勢。
就拿一個記賬算賬來說吧。
最早的時候,只要簡單的認識字,能寫能記,會寫簡化數字就可以。
但是現在,哪就絕對不行了。
必須要將賬目做的漂漂亮亮的才行。
並且動不動的,還需要工作經驗。
這讓那些剛剛畢業的應屆生,情何以堪啊?
現在,教育在大唐,普及程度已經相當高了。
那些孩子,至少有三四成,都是讀過書的。
而當年讀書的孩子,有好多現在已經畢業了。
現在中原地區的讀書人和知識分子,越來越多,已經出現不太值錢的趨勢了。
想找個簡單而又舒適,還要工資高的職務,實在是千難萬難。
除非是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不然的話,現在就業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而就在此時,卻是出現了海北道的人才引入專案。
其中,好多人對於到海北道去,其實內心是拒絕的。
因為海北道太過偏僻,他們感覺,哪裡完全是蠻夷之地啊。
那種地方,就算給再多的錢,也不能去啊!
但是,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他們始終都找不到工作,他們自己,也開始著急了。
他們可都是知識人,讓他們放棄這些高薪工作去搬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