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李淳風被李愔拉著去當老師去了。
後來有畢業生了,教師也夠了,李淳風便辭去教師的工作,專門著書。
只不過,因為有過科學研究,李淳風所著的書,也和他原本的寫書套路,偏離了很多。
這李淳風簡直比他還忙,一年也見不到幾面。
這一次,李愔倒是奇怪,這個李淳風怎麼會來求見自己了?
李愔將李淳風請了進來,他倒是想聽聽,這個李淳風來找自己,到底有什麼事情。
很快,李淳風便走了進來。
進來之後,李淳風不由對李愔說道:“殿下,我最近觀天象,發現半月之內,洛陽方向必有大雨,有可能會釀成水災。還是及早防範的好。”
嗯?
最近洛陽有大雨?
聽到李淳風的話,李愔不由用系統搜尋了一下,發現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還真的有這麼回事兒。
大雨,谷、洛水溢入洛陽宮,壞官署民居,死六千餘人。
這是七月發生的事兒,水災造成六千多人死亡。
李愔不敢怠慢,連忙寫奏摺,上書此事。
……
卻說李泰和侯君集回去覆命。
李世民聽到,並沒有找到崔十孃的時候,李世民臉色不怎麼好看。
因為在李世民心裡,已經基本認準了,這件事情就是李愔所做。
沒有找到人,並不代表李愔就沒幹這事兒。
最大的可能,就是他提前把人給藏了起來。
李泰看到李世民的臉色,心裡頓時就有數了。
於是不由漫不經心地說道:“父皇,兒臣派人在益州新城到處搜尋,不過並沒有找人到。倒是有一個訊息,讓兒臣極為疑惑。”
“聽說在崔十娘出事的那兩天,都沒有人看到蜀王露面呢!也不知道我這六弟,這兩天到底去了哪裡!”
聽到李泰的話,李世民心裡越發的不自在。
他現在很想治李愔的罪,但是他又沒有證據。
正是: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越想越虧。
李世民心裡憋的難受,終於忍不住提筆給李愔寫了一封書信。
在信裡,李世民詢問李愔,那兩日時間,他究竟在幹什麼。
寫罷書信,李世民命人送往益州,當面交給蜀王。
而就在此時,蜀王的奏摺卻是被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前。
嗯?
朕的信還沒送過去,倒是他的奏摺先到了。
李世民倒是想看看,蜀王的奏摺裡到底寫些什麼?
是伸冤?還是分辨?
結果,開啟奏摺之後,李世民才發現,原來是自己猜錯了。
結果是都不是,李愔的奏摺,是提醒李世民,最近洛陽有可能要發大水,及早做好防範。
看完奏摺之後,李世民心裡不由一緊。
所謂水火無情,這發大水可不是鬧著玩的。
旁邊,李泰看到李世民的表情,忍不住好奇地問道:“父皇,不知六弟奏摺裡,到底寫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