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后病危,最為悲痛的人,其實是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身上,或許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是對長孫皇后,真的是至孝。
在長孫皇后病重的這幾日,李承乾一直衣不解帶地在身邊伺候。
這一日,在長孫皇后清醒的時候,李承乾不由對長孫皇后說道:“母后用了很多藥,但是病情一直沒有好轉,我們只能想別的辦法了。”
“兒臣會懇求父皇大赦天下,來為母后祈福。第二個辦法就是讓更多的人信奉佛道,祛除母后的災難,讓神仙保佑母后早日康復。”
在湯藥不起作用的情況下,太子李承乾已經病急亂投醫了。
不過古代,素來講究這個,倒也算是正常的反應。
聽到李承乾的話,長孫皇后卻是讓太子將她扶起來,靠坐在枕頭上。
正色對李承乾說道:“太子,所謂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我這一輩子積德行善,也做過許多的善事,從來都沒做過惡事。行善積德,是自己的業報,別人所做的善事,又怎麼會加在母后的身上呢?”
“再者說,大赦天下事關國政,不可輕用,又怎麼能用在我身上呢?佛也好,道也好,只是人們的一種信仰而已。你父皇,從來都沒借助過這些東西,又怎們能因為我,而強迫你父皇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呢?”
“所以,這些事情,以後不要再提起了,更不要對你父皇說,太子,你明白了嗎?”
太子李承乾淚流滿面地說道:“母后,兒臣遵命。”
李承乾是孝子,既然答應了長孫皇后,他自己就不能再請求李世民做這些事情。
不過太子太想為母后做些事情了,恨不得以身相替。
於是,太子找到了房玄齡。
房玄齡被太子的孝心所感動,於是就將太子的請求,原原本本的告訴了唐皇李世民。
李世民和一干大臣們,聽到之後,都被太子的孝心所感動。
於是,大臣們開始紛紛相勸,勸李世民大赦天下為皇后祈福。
而當長孫皇后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不由對李世民說道:
“皇上,不管是大赦天下還是勸人向佛向道,都只不過是自我安慰,其實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這麼做,只會讓百姓們認為,皇上為了臣妾什麼規定都可以破壞,豈不是耽誤了國家大事?”
“如果皇上真的那麼做的話,臣妾只求速死!”
聽到皇后的話,李世民只得含淚作罷。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在臨終之前,長孫皇后更表現出了高風亮節和犧牲精神。
因為長孫皇后病重,李世民的心情也十分不好。
而房玄齡因為意見和李世民不和,便受到李世民的責備而罷官回家。
長孫皇后再次對李世民說道:“皇上,房玄齡對皇上忠心耿耿,辦事細心而慎重,他和皇上謀劃了許多事情,但是卻從來都沒洩露給別人,”
“像這種勞苦功勞,又能力出眾的人才,皇上已經要繼續重用啊!而臣妾攀龍附鳳,榮華富貴已經達到了頂點。臣妾的孃家長孫家,無功無德,而讓他們佔據高位,恐怕群臣不服。”
“臣妾死後,只怕他們就危險了,臣妾懇請皇上,只給他們一些奉朝的散官就行了,請皇上千萬恩准。”
病成了這個樣子,長孫皇后還在勸誡自己,一心想著國事。
李世民不由的又敬又愛又痛,含淚答應下來。
長孫皇后的病情,日漸才沉重,身體一日不如一日。
到後來,昏迷的時間,已經比她清醒的時間要長。
長孫皇后最後的一段時間,李世民也減少了早朝,儘可能多的陪伴在長孫皇后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