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這尼瑪的該怎麼判斷?
你問我,我問誰去?
幸好這樣的題目並不是太多,並且大多還都是選擇題。
不然的話,只怕這裡面大多數考生,非要被考瘋掉不可。
當然了,裡面也不乏有一些十分聰慧的考生。
他們面對這樣的題目,先來臉上也是露出茫然之色。
不過很快的,他們便若有所思地思考起來。
再然後,經過自己的分析,給出正確的答案。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不多時,一個時辰的時間到。
第一場考試正式結束。
當考場的鈴聲響起的時候,有好多考生的題目,才剛剛做完一半多,還在奮筆疾書。
不過在監考官嚴厲的警告之下,他們不得不無奈和不甘的放下筆來。
而在收走試卷之後,下一道工序就是將試卷的名字糊住。
在唐朝的時候,考試並沒有糊名制。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造成寒門子弟很難出仕為官的原因。
因為你試卷答的再好,文采再過人,條理再清晰,但是你不是我世家之人,我就不用你。
這也造成了在中唐的時候,幾乎有七成的官員,都被五姓七望的人所佔據。
世家要是不會逐步龐大,那才是見鬼了。
而糊名制考試,就能杜絕掉這一現象的出現。
糊完名之後,下一步就是改試卷。
將分數全部改出來,將前若干名需要錄取的人員的試卷,全部集中在一起。
由所有的考官一起撕開糊名,工部成績。
這樣一來,就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考官在批改試卷的時候,有貓膩送人情。
走出考場之後,好多考生,都被難哭了。
“這試卷也忒爪娃子地難咯!辣個圖形的考題,四個圖形明明都不一樣的嘛!選個龜兒子滴!老子是四個都選咯!”
“咦?不對啊,這四個圖形明明有三個一樣的,一個不一樣的啊?”
“咋個一樣嘛?明明四個都不一樣嘛!”
“不對,其中有三個圖形,都是一個四方形裡面套著一個圓形。只有一個是四方形裡面套著一個三角形,可不就不一樣嘛?”
“啊?還能這樣子分?那那個誰說了假話的試題勒?照老子說,統統拉起來打上一頓,全部都老實咯!還用辣麼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