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愔直接在益州月報上,公佈了中華商行所要出售布匹的價格。
這時候,益州月報的價值也就體現出來了。
以往的時候,世家掌控者輿論。
世家想讓百姓們瞭解什麼,百姓們就只能瞭解什麼。
但是現在有了益州月報,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現在朝廷有什麼動向,大家看看益州月報就知道了。
而這一次,中華商行低價出售布匹,如果世家不出手的話。
那麼他們所囤積的,準備高價出手的布匹,要麼就壓在手裡,要麼就只能以更低廉的價格出售。
但是打價格戰,他們怎麼是中華商行的對手呢?
要知道,現在中華商行的抽絲廠和布廠,因為有著先進的機器和先進的工藝,將價格降低了十幾倍的地步。
這如同西方的工業革命和圈地運動一般,這是工業化面對傳統手工業的衝突,根本就不是他們能夠匹敵的。
壓在手裡,李愔感覺更不可能,這根本就不是世家的風格。
所以,李愔斷定,這一次,世家必然會選擇囤積貨物。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長孫大陰逼向他們伸出屠刀了。
而蜀王將要推出的布匹價格為:
一匹生絹330文。
火麻布的價格340文一匹,而細綿綢的價格560文一匹,粗棉布的價格來到400文一匹。
……
其實,布匹漲價的事情,並不是崔十孃的決定。
恰恰相反,崔十娘極力主張不漲價,或者是隻稍微漲一點就好。
崔十孃的主張,是有理由的。
那就是,蜀王既然收購了那麼多蠶繭,他就絕對不可能砸在自己手裡。
並且,蜀王可是置辦了抽絲廠,還有布廠,甚至就連成衣廠都有。
既然如此,蜀王就不可能不生產布匹。
他們現在漲價漲這麼高,一旦蜀王出手,他們很難應對。
其實崔十娘心裡還有一個想法,並沒有說出來。
那就是他們將布匹的價格提高到這麼多,一個冬天,真的要凍死好多人。
而崔十娘覺得,為了一點利益,真的不值得。
世家能夠盈利的地方實在是太多,沒必要因為一點錢財而造孽。
這樣不積陰德,對世家並非是好事。
不過這種理由,崔十娘只能藏在心裡,是不會說出來的。
因為就算她說出來,也只不過徒遭人恥笑罷了。
並且對於她不漲價的提議,她的家族,還有鄭家,在這種事情上,根本就不會聽她這個小丫頭片子的。
在對付蜀王的時候,他們家就把她推了出來。
現在自己的提議不利於他們賺錢,他們就不予採用。
呵,這才是他們的真正嘴臉啊。
現在,崔十娘對於自己所處的五姓七望世家,頗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