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話,大唐將迎來一個無與倫比的盛世,幾可開創萬世之基業。
額,當然了,這只是李世民的想法。
如果是李愔的話,當然不會這麼想。
光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是遠遠不夠的。
不合理的制度還有科技,也必須同時發展。
如若不然的話,等西方掀起科技高潮,而他們裹足不前的話,遲早還是要捱打。
但是對李世民還有群臣來說,這三種農作物,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實在是太過重要了!
這功績,可以說直追三皇五帝!
而這三種農作物的產量,目前還只是道聽途說。
儘管群臣心裡,都覺得這個數字,縱然有虛高,可不會太多。
不然的話,也不會因為這三種新型農作物,外加上捕魚,硬生生地將糧荒難題給解決了,讓五姓七望損失慘重。
但是,在沒有親眼目睹,沒有完全證實之前,他們仍然難以置信。
不過,反正這三種農作物,尤其是地瓜,耐旱而又高產,這是肯定的了。
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問清蜀王,這地瓜到底適合在那些地方種植,儘快的推廣是正經。
而一旦真的確認完這三種農作物的產量,那麼,必須要封賞功臣蜀王。
……
播種完冬小麥之後,不知不覺中,已經來到了冬天。
或許因為乾旱的緣故,今年的冬天,冷空氣來的要晚一些。
冬天,一般百姓都閒著無事可做。
頂多也就到山上拾點柴火,打雙草鞋等瑣碎活。
但是今年不一樣了,今年都可以去修鐵路。
現在益州中華商行的生意,是越做越大,真正的不差錢。
而鐵路的修建,現在是分段開修。
從益州到長安,一路上多處開工。
只要是想來做工的百姓,除了前十天是學徒期每天五文錢的工錢之外,接下來,都是每天十文錢的工錢。
同樣是一日三餐管飽,每天都有肉吃。
而工地上,一天大概幹五個時辰左右的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