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喜的是,大都督所拿出來的造紙術和印刷術,王恆是親自見識過的。
他們王家裡,至今還有幾千本書籍。
額,這都是王家當初看到書籍精美而又便宜,王家一口氣購買了幾千本。
但是很快他們便是發現,這種精美的書籍,竟然不是錯賣,而是價格真的就這麼便宜。
然後,他們購買的這幾千本書籍,就砸到了他們自己手中。
而在此之後,這種質量上乘,價格優美的,其他各種型別的書籍,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這種廉價書籍的推出,對大唐目前的圖書市場來說,是一個致命打擊,引發了整個圖書市場的震盪。
而圖書市場,以前都是掌握在五姓七望之手。
如果是其他人掌握了這種技術,並且敢拿來翹五姓七望的牆角的話,估計會被五姓七望吞的骨頭渣子都不剩下。
但是偏偏,這種造紙術和印刷術,是掌握在長孫無忌和皇上手中。
這讓五姓七望,都對此沒有太好的辦法。
當然了,五姓七望對長孫無忌,也是極盡打壓之能事。
讓長孫無忌煩不勝煩,對蜀王李愔,更加的痛恨!
而在圖書市場遭受到衝擊之後,五姓七望,紛紛革新技術。
在他們看來,既然是長孫無忌或者是蜀王能夠掌握的技術,他們同樣也能夠研究出來。
比方說,壓榨豆油的技術,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嗎?
但是,研究的結果,卻是讓五姓七望這些世家,極為失望。
事實證明,有些技術的差距,並不是他們想研究,就能很快的研究出來的。
而因為遲遲研究不出來更加先進的造紙術和印刷術,五姓七望的造紙廠和印刷廠,幾乎已經處於停產的階段。
如果再尋找不到辦法的話,那麼,恐怕他們就只能徹底退出整個圖書市場了。
而在這裡面,只有李世民是什麼事情都不用做,只管悶聲發大財的真正贏家。
原來,在李愔到蜀地之後,李愔就將自己在造紙和印刷上的所有技術,連同股份,一股腦地送給了楊妃。
而楊妃在深宮之中,其實根本就不需要這麼多錢。
於是,這些技術和股份,自然而然的就落到李世民手中。
當然了,李世民這算是用了自己妃子的錢,在民間,這樣的男人叫做吃軟飯的。
李世民恐怕自己都沒想到,有一天,他會成為軟飯皇帝。
目前,每月李世民得小金庫裡,都有至少幾百貫錢進賬。
這讓一直窮慣了的李世民,越來越有種暴發戶的感覺。
每月都有大量錢財進賬的感覺,實在是太棒了。
當然了,這一切,其實都是自己的愛妃楊妃帶來的。
因此,李世民對待楊妃,也格外的好。
每月倒是至少有十天的功夫,是住在楊妃這裡的。
這樣的情況,讓其他的妃子,甚至包括皇后在後,都對楊妃羨慕嫉妒恨。
但是誰讓她們沒有這麼個好兒子呢?
同時因為李愔無意爭奪皇位的緣故,長孫皇后非但不曾嫉妒楊妃,反倒是和楊妃走的很近。
而這,也正是李愔將技術和股份送給楊妃的真正原因。
……
額,如果他們王家能夠掌握這種造紙術和印刷術的話,那麼,他們益州王家,將會更上一個臺階!
這正是王恆聽到,大都督準備將這造紙術和印刷術交給他們王家的時候,王恆狂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