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那些世家之中,也吃不到這麼精緻的細鹽。
世家只人,吃的自然是上好的鹽。
然而他們吃的鹽,哪怕再上等,沒有化學藥劑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將所有的有害雜質都過濾出去。
他們煮出來的這種鹽,一定能賣個好價錢!
和他們的吃驚相比,李愔也過去捏了一撮鹽品嚐了一下,不由皺了皺眉頭。
這煮出來的鹽,還是有一點細微的異味的。
不過,也只有像李愔之中吃刁了口的後世人,才能品嚐的出來。
像是大唐這旮沓,天天吃哪種又苦又澀的粗鹽的百姓,根本就償不出什麼異味來。
當然了,哪怕是稍微有點異味,在大唐也是獨一份了。
如果李愔願意的話,絕對能夠賣出一個極高的價格出來。
在大唐,鹽的價格,因為是專營,所以價格是極貴的。
一斤鹽的價格,是一斤大米的十倍!
一斗大米售價五文,一斗鹽售價五百文!
在大唐,一斗大概是十二斤,那麼每斤鹽的價格,大概是五十二文!
一斤鹽的價格,最起碼摺合後世的一百多塊錢啊!
從這個價格,就可以看出,世家是有多麼黑心了!
如果不是因為鹽雖然是必需品,但是食用量極少的話,大概百姓連鹽都吃不起了。
而李愔煮出來的這種精鹽,哪怕是賣一百文一斤,哪怕是二百文一斤,都會有哪些富豪爭相搶奪。
但是,李愔決定將售價大大降低下來,將食鹽的價格,直接降低到三十文。
讓這食鹽價格,降低到比市價所賣的粗鹽還便宜的地步。
到時候,李愔倒是想看看,太原王家究竟會怎麼接招。
如果他們不降價的話,拿什麼來和李愔競爭?
而他們降價,哪怕降低到二十文,恐怕也會有很多人願意買李愔出手的精鹽。
而不會買王家手中的鹽。
而李愔製造這些鹽的本錢,其實低廉的很。
除了先期的投資之外,其實李愔需要支付的,無非是一些人工費而已。
但是每人每天十文錢的工錢,簡直不要太便宜了。
就算每人每天平均只能煮出二十斤鹽,再去掉他們的伙食費,每斤鹽的成本也就在一文錢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