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結束,賓主盡歡。
李愔之前的部署,完美成功。
現在就剩下最後一步,那就是發傳單了。
而發傳單的工作,李愔交給了程處亮他們。
反正他們都是國公家,家裡僕從眾多,有的是人手。
當然了,這個傳單可不是向後世一樣,一人拿著一沓傳單,見人就發。
別說這些傳單,都是手工抄寫出來的,短短兩三天功夫,根本就不可能抄寫那麼多份。
就算能夠抄寫那麼多份,他們也不可能這麼散發。
因為無論是貞觀桌、貞觀椅,還是味精,他們的定位都是走高階路線。
比方說貞觀桌和貞觀椅,這一套下來就要一萬錢,相當於後世的兩萬塊錢。
一包味精的定價是一千錢,相當於後世的兩千塊錢。
這種價位,也只能走高階路線,普通百姓根本就消費不起。
別說是普通百姓了,就連一般的小地主,恐怕都消費不起。
所以,這些傳單,就不能滿大街的見人就發,而是必須要針對專門的人群。
首先,那些親王、國公府上,送單上門。
每一家府上,都會派發幾張傳單。
其次,長安城中,但凡是那些大宅大院的,每一家都會上門送發傳單,爭取一家不漏。
再次,就是在街道上張貼傳單了。
額,這就是後世所稱的牛皮癬了。
好在這時代沒有城管,沒人管這一塊。
反正你只要不貼到張貼告示的地方,就隨便貼。
這麼打廣告的形式,在整個大唐朝,還是第一次出現呢。
……
今日,大唐長安城中,那些國公府或者是富貴之家,都收到了一張或者數張別具一格的廣告。
長安城的大街小巷上,也張貼著一張張的廣告。
以往的時候,只有官府才會在菜市口或者城門口等地方,張貼官府公告。
一開始,長安城的百姓,還以為這又是官府張貼的公告呢。
只不過,這一次張貼的公告的位置,怎麼和以前不一樣了呢?
長安城中,識字的人只是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都是文盲。
於是,很多文盲都拉著那些識字的書生前來看公告。
“官府又張貼什麼告示了?你快來唸念給俺聽聽,這是又要打仗了麼?”
被拉出來的書生,先是將廣告看了一遍,然後才神色古怪地說道:“這一張,不是官府張貼的公告,這是——”
這時代還沒有廣告這個詞兒,更關鍵的是,以前也從來沒人幹過這事兒。
你讓這些書生解釋,一時半會的還真解釋不清楚。
“不是官府張貼的?這怎麼可能?別人貼這個幹什麼?”
被拉來的書生只好無奈地說道:“總之我和你說不清楚,這樣吧,我給你念出來你聽聽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