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愔微微一笑,剛想溜號,結果又被太上皇給叫了過去。
李愔一首詩奪魁,讓太上皇不由更加喜歡這小子了。
現場文武百官,看向李泰的眼神,也變得不同起來。
以往的時候,這個六皇子頑劣不堪,一直被當做敗家子來看。
但是先前在宮殿裡面的一首賣炭翁,現在又來一首《梅雪》,都是文采斐然,驚豔絕倫。
現在,誰還敢把這位六皇子當做紈絝敗家子來看呢?
難道以前的時候,這位六皇子都是在扮豬吃虎?
現在為什麼又故意顯露出來了呢?
看看幾位神態各異的皇子,有些人臉上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這種事情,真的不可深究,真是細思極恐啊。
而李愔沒注意到的是,人群之中,有兩個小丫頭,正好奇地偷偷打量著他。
這兩個小丫頭,都來自女眷區。
大唐風氣開放,酒席上,雖然男女賓客分開而坐,但是距離很近,也不需要用帷幕隔開。
因此,這邊詩作上的聲音,女眷區是可以很清楚的聽到的。
其中一個小女孩,就來自於衛國公婦人攜帶的一個小女孩,也就是李靖的孫女李夢心。
當初,李夢心偷偷溜出去玩,結果在橋上不慎被人擠落掉進河裡。
當時要不是李愔出手相救的話,李夢心那時候就一命嗚呼了。
但是這個六皇子救人的手段十分下流,不但要親嘴,還摸了她的胸。
這讓事後知情的李夢心難以接受。
因此,李夢心對李愔的感情就十分複雜。
而現在,李夢心聽到李愔做出的梅雪一詩,不由怔住。
忽然間感覺,似乎六皇子並不是和傳言中那麼不堪呢!
而另外一個小丫頭,就是跟隨著應國公武夫人而來的武珝了。
從上次聽父親提起六皇子在朝堂上的表現,還有他所做的一首《賣炭翁》,就讓武珝直接改變了對這位六皇子的看法。
而今天再一首《梅雪》,則是讓武珝看向李愔的眼神,都在潛移默化地發生著改變,只不過,她自己可能都未發覺罷了。
當然了,對這一切,李愔絲毫都沒有覺察。
或者就算覺察了也不會放在心上。
因為,宴會環節終於要開始了。
事情的走向,也果然如同李愔所預料的那般,當賓客們看到擺在上座的貞觀桌和貞觀椅之後,都被這新鮮事物給驚呆了。
五十套貞觀桌和貞觀椅,只夠擺七桌酒席。
而前來拜壽的賓客雲集,七桌酒席是遠遠不夠的。
不過李愔也不需要夠,只需要有資格做前七桌酒席的人對貞觀桌和貞觀椅產生濃厚的興趣就足夠了。
這前七桌人裡面,其實有些人是見識過貞觀桌和貞觀椅的。
比方說,程知節、尉遲恭還有長孫無忌等人,幾天之前,李世民就向他們誇耀過貞觀桌和貞觀椅了。
但是他們之中,真正坐過的,也就只有沒臉沒皮的程知節一個人罷了。
其他人,還都沒坐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