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李愔正在天下第一樓裡等著武城村的村民把豬送過來。
其實,豬的一身都是寶。
豬毛可以做刷子,豬皮可以做衣服,豬糞可以做肥料,豬頭可以燉豬頭肉。
下水更是美味,紅燒豬蹄味道妙不可言,豬肘子吃著很過癮。
豬肉豬血同樣美味,就連名字都能用來罵人!
不得不說,豬在大唐的開發程度,還遠遠不夠啊。
這一次,既然李愔讓他食封的百姓養了這麼多頭豬,那麼他就要為這些百姓負責。
想要讓老百姓賺錢,就要徹底開啟豬肉市場,讓普通百姓都喜歡上吃豬肉。
要知道,武城村養殖的豬就足足有五六千頭。
而後來的土橋村,也開始進行養殖。
兩地加在一起的話,足足有上萬頭豬。
光指著天下第一樓,根本就消費不了這麼多。
所以,必須要將豬肉推而廣之,讓廣大的百姓都喜歡吃才行。
可能有人會說,養豬從遠古就開始盛行,百姓怎麼會不喜歡吃豬肉呢?作者簡直就是在胡說八道。
其實這個還真不是胡說,別說是在唐朝了,就算一直到了宋朝,在蘇東坡之前,吃豬肉的都不多。
蘇東坡寫過一篇豬肉頌,其中有幾句是: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黃州的豬肉價格及其低廉,但是吃豬肉的人仍然少之又少。
原因就是那些富豪嫌棄豬肉是賤肉,而那些貧苦老百姓,根本就不懂得怎麼做豬肉好吃。
在宋朝的時候都存在這種情況,更何況是在唐初呢?
……
等了半晌,第一頭豬終於被送了過來。
不過,李愔也得知了訊息。
這頭豬在路上闖禍了,而柳樹則是被人給扣了下來。
得知這個訊息之後,李愔臉一沉,轉頭對上官儀說道:“上官長史,跟本王走一趟。小六子,著人帶上一百貫錢跟上。”
這一百貫錢,想必夠賠償用的了。
不多時,李愔就來到平康街,很快就發現了被嚴密看管著的柳樹。
看到李愔,柳樹訕訕的不敢說話,李愔也沒工夫搭理這貨。
李愔直接問道:“本王要的豬,打翻了你們的攤位對嗎?放心,不管破壞了你們多少東西,本王都會朝價賠償,咱們一家家的來。”
看到梁王到來,得知那頭豬竟然真的是梁王要的,這些掌櫃的心裡先是產生畏懼之心。
不過等聽完梁王的話之後,他們心裡又是一喜。
整個長安城裡,誰人不知梁王乃是大唐第一敗家子啊?
花錢根本不帶眨眼的,人家給錢只有多給的,絕對不允許你打折。
今天啊,合著該他們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