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此刻,軍方的負責人詢問道:“蕭宇同志,你提出的陸軍單兵裝備動力甲方案,已經具備經濟可行性和技術可行性了嗎?”
蕭宇微笑道:“我個人認為指日可待,未來可期。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我創辦靈鏡科技的時候就做了好多年了,單兵動力甲這樣的高科技裝備也是我個人一直以來都期望能夠實現的。”
“如今材料的突破,硬體層面問題不大了,軟體層面的AI也發展迅猛,動力問題也不再是技術痛點,我們都已經做到讓飛機從航空燃油改為電池和電驅系統,小小單兵動力甲不成問題。”
說到這裡,蕭宇停頓了片刻,言簡意賅地補充道:“總而言之,諸多關鍵核心技術儲備到位,更多的是整合最佳化的問題了。”
此話令得在場的人士尤其是軍方人士大為振奮,這次軍方來的人就有一位是來自陸軍系統,眼瞅著空軍、海軍的兄弟們一個吃的比一個好。
海軍又是055、又是電磁彈射航母緊鑼密鼓的上線,空軍有了J20沒幾年,J36又橫空出世,J20現在都成牛夫人了。
就陸軍還在玩貓貓車、機械狗這些。
雖然這些裝備的更新升級也很不錯,對陸軍戰鬥力有顯著提升,但就怕貨比貨啊,之前還覺得蠻香的,現在是香不了一點。
和J36殲轟戰鬥機、055萬噸大驅這些相比,實在是顯得不夠看。
蕭宇提出的單邊動力甲,根據他在材料報告裡的描述,陸軍方面的大佬看到這一彙集多種高科技於一體的軍事裝備,眼睛就開始冒光了,恨不得立刻就批專案讓蕭宇去做。
這樣的裝備至今還認為是屬於未來的軍事裝備,短期內難以實現,但蕭宇突然這麼一說,那就不一樣了,J36戰機這種劃時代的產物都能搞出來,他說動力甲有搞頭那就肯定不是亂說的。
陸軍方面的大佬肯定就坐不住了。
單兵動力甲裝備的優勢不言而喻,首先是大幅提高作戰能力,動力甲透過動力系統輔助士兵運動,能夠顯著提升士兵的負重能力,可以整合多種重型武器,如多聯裝導彈發射箱、小型加特林機槍等。
這使得單兵的火力輸出能力大幅提升,甚至可以與輕型裝甲部隊剛一剛正面。
機動效能也是大幅提升,動力甲能夠增強士兵的移動速度和耐力,使其在複雜地形中快速行動。
然後就是防護能力的大幅提升,士兵穿上全覆蓋式的動力甲,基本上就免疫了輕型武器和爆炸破片的攻擊,還具備核生化三防能力,能夠保護士兵免受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威脅。
動力甲還能大幅提升戰場感知與智慧化水平,內建的攝像頭、紅外線探測等諸多移動感測器陣列,能夠實時收集環境資料並高效處理,為執行作戰任務計程車兵提供實時的態勢感知資訊。
這在偵查、反狙擊和城市巷戰中尤為重要。
其先進的智慧化控制系統,能夠精準執行士兵的意圖,實現高度的人機協同操作,強大的AI技術和人機互動介面的結合,士兵可以更加自然的操作動力甲,如臂揮使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