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藍星世界,其臨床醫學領域就是這樣的發展模式,給患者動手術根本就不需要人參與。
……
翌日,靈鏡科技總部。
董事長辦公室裡,雲舒進入了辦公室,看到蕭宇便說道:“找我什麼事情?”
坐在辦公桌內的蕭宇正好整理完了一份檔案,旋即抬頭跟美女助理互望了一眼,然後詢問道:“公司的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部門現在有多少人手?”
靈鏡科技早期就是做精密零部件起家的供應商,早在公司借殼上市之前,其業務範圍就逐步擴充套件到了半導體顯示、新材料、微奈米光學器件、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等領域,是一家正兒八經的實體制造業公司,而且是中高階製造。
公司早就涉獵了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這也是蕭宇推動智慧醫療手術檯的原因之一,而且現在就可以推進,不用像單器官克隆技術,還要等楚今夢以及她挖來一批生物學領域的專家來組建團隊。
搞單器官克隆技術對於靈鏡科技來說是大跨界,蕭宇直接搞不太合時宜,所以需要楚今夢及其一個專業的生物工程領域的技術團隊。
但搞智慧醫療手術檯不用這麼麻煩,因為這是醫療器械,是屬於機械裝置領域的範疇,手術檯也可以換個名字叫智慧手術機器人,而靈鏡科技早就在搞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
現在公司又在AI領域大放異彩,在全球範圍內也是一騎絕塵的狀態,搞智慧醫療手術檯就等於是“AI+醫療器械”的技術整合。
聽到蕭宇的詢問,楚今夢估摸著回答:“這個部門的員工不是很多,應該只有300多人左右。”
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部門,這一塊業務在靈鏡科技公司內部長期以來都是一個邊緣小業務,至今都沒有賺到什麼錢,反而在貼錢進去,始終都不是公司的核心業務部門。
目前,靈鏡科技公司的員工規模已經擴大到了1.2萬人之多,並且還在保持擴招的狀態,相對來說,這個部門才300多個人確實不多。
蕭宇點了點頭,同時沉聲說道:“人手是少了點兒,一會兒你去通知力資源部門,對該部門進行人手擴招,就擴到1000來號人左右吧,而且優先招聘具有醫療器械領域背景的人才,按這上面的要求展開招聘。”
說到這裡,蕭宇把桌上的一份材料遞給雲舒。
“醫療器械領域背景?”雲舒接過材料並沒有看,而是略微驚訝地望著蕭宇:“又要跨界麼?”
蕭宇旋即說道:“嚴格來講也不算是跨界,咱們公司的一大核心競爭力就是人工智慧,應該說是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的優勢為臨床醫學領域賦能,開拓新的應用場景。”
望著若有所思的雲舒,蕭宇微笑著補充道:“還是說人話吧,我就是想嘗試搞手術機器人,透過人工智慧與醫療器械的結合,實現外科手術的智慧化、無人化,目標是將外科手術醫生從手術檯上解放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