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宇收回目光,起身前去拿來兩個杯子,然後一邊倒水一邊補充說道:“文章我是寫的,但內容是出自於我的一位導師,他老人家行動不便,所以由我代筆成文。”
聽到這話的顏靈均,雙眸閃過幾分不解,同時也有些好奇了,於是收回目光並聚焦在眼前全息顯示面板裡的文章。
顯然,蕭宇給顏靈均的這篇文章,正是他這段時間透過對藍星的赤潮組織進一步的深入了之後,節選了五卷、矛盾論、實踐論等進行本土化改編的成文內容。
儘管藍星世界跟地球的情況大不相同,但偉大人物的思維是通的,思維的基座是一致的,是能夠讓一個人完成自我思維殿堂的升級改造,知道做一件事情抓哪些重點,能夠判斷事物發展的規律。
既然是幹事業,就繞不過這些流程。
社會的發展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但幹成一件事情的背後邏輯是穩定的,因為事情是要靠人去辦的,而人性相比於社會,其演進速度要慢得多。
藍星世界的科技生產力水平完爆地球世界不假,但快的也只是技術層面,在人性層面的改造升級未必走的比地球人類文明快多少,甚至還不如地球人類文明,否則藍星世界的中洲天國就不應該存續至今。
不過蕭宇也沒有完全生硬照搬,藍星世介面臨的畢竟情況不一樣。
蕭宇是尋找兩者之間的一些共通之處著手,自己地球老家曾經發生過的,剛好藍星世界也遇到類似的問題,這邊還沒有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案,而恰恰那些寶書已經有解,那就可以拿出來,等於讓藍星世界少走不少彎路。
卻說此刻,顏靈均已經開始閱讀了,顯示面板裡有若干節選內容,攏共四五萬字左右,並不多,因為蕭宇對藍星世界、對赤潮組織的瞭解不多。
沒有親臨現場進行深入調研,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蕭宇也不敢冒然奮筆疾書,否則很有可能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有些內容也是不完全適用於藍星世界的實際情況。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現在成文的這幾萬字,就是蕭宇當前對藍星世界和赤潮組織現階段認知的結果,不能再多了,否則就是超出了認知的侷限,必然會產生錯誤的導向,必須要有足夠的瞭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文章的開頭是以“平康之戰”作為切入點,這是五個藍星年前,赤潮革命軍與天國的正規軍在“平康”這個地方發生的一場戰役,赤潮革命軍試圖攻取這座城市。
結果被天國的軍隊大敗,赤潮革命家部隊因而損失慘重,元氣大傷。
蕭宇以此作為切入點是因為“平康之戰”的資訊足夠完整且公開的,而且經過了多方文獻材料的收集甄選和比對,確保獲取的資訊的客觀。
對於這場戰役,赤潮革命軍慘敗的核心原因就是發生了嚴重的戰略誤判。
此刻,顏靈均一言不發的瀏覽著文章內容。
【指揮員正確的部署來源於正確的決心,正確的決心來源於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判斷來源於周密和必要偵察,以及對各種偵察材料的連貫起來的思考分析。】
【指揮員使用一切可能的、必要的偵察手段,將偵察獲取的敵方情況的各種材料加以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思考分析,然後將自身方面的情況加上去,研究雙方的對比和相互的關係,因而構成判斷、定下決心、制定計劃。這是指揮員在作出每一個戰略、戰役或戰鬥計劃之前的一個正常的認識情況的過程。】
【永遠要親臨現場調研,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打仗永遠要算賬,不是單純的為打仗而打仗,永遠做到全域性一盤棋。退卻階段時必須計算到反攻階段,反攻階段時必須要計算到進攻階段,進攻階段時又必須要計算到退卻階段。沒有這種計算,束縛於眼前的利害,就是失敗之道。】
【一切軍事行動的指導原則,都要根據於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儘可能儲存自己的力量,消滅敵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