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想要西征的武林高手,還有不少在陸陸續續趕來,但飄無蹤卻是等不得了,粗略統計了下,穿越魔幻森林到達西土大陸的,已經將近二十萬大軍。對此,飄無蹤已經感到很滿意了。
而龍族和獨角神獸則在飄無蹤要求下暫時留在了魔幻森林的兩邊邊界,因為,飄無蹤需要他們繼續幫著傳送後續武林高手和大量戰略物資。
因為出其不意,加之飄無蹤對靠近魔幻森林這一邊的地勢和情形非常熟悉,所以很快,將近二十萬的武者大軍,就以秋風掃落葉之勢,一舉降服了數箇中小規模王國。當然,飄無蹤最初踏足西土大陸所棲息過的那個繁華的小村,非但未曾遭受到任何攻擊,還又一次從東方大軍中獲得了不少好處。看樣子,許多時候,心地善良、樂於助人還是好的,畢竟他們曾經幫助過的物件中,有一個就成了現在東土大陸“西征大軍”的最高統帥。
這數箇中小規模的王國中,曼徹斯特王國倒不算征服的,因為,在得知東方大軍的最高統帥竟是“老熟人”飄無蹤之後,曼徹斯特王國國王就毫不猶豫地率眾投誠了。畢竟,當時,飄無蹤曾在這個王國鬧出了不小的風波,讓王城內的公卿大臣們意識到了東方武者戰力的強大,現在一下子就來了十多萬,這讓曼徹斯特王國上下俱都生出了無力抵抗之感。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不想螳臂當車的曼徹斯特王國的公卿大臣們自然樂得響應,甚至如若國王決心死戰,那這些公卿大臣還很可能會反水背叛。
原本,在得知巨龍不會參與西征之後,武者大軍計程車氣還曾受到過沉重打擊。但,在遇到第一個對手的時候,見還未開戰,人家就聞風喪膽、顫慄歸降,一下子,武者大軍計程車氣就重新提振了起來。
而與曼徹斯特王國相鄰的幾個小國,也基本就沒怎麼交戰,就在武者大軍的強大壓力和曼徹斯特王國使者的遊說下,全都很快就舉國投誠了。
起初交戰中的出奇順利,有些大出飄無蹤的預料,但飄無蹤卻並未因此而得意忘形。相反,飄無蹤變得更加的謹慎。在成功佔領臨近魔幻森林邊境的數箇中小規模的王國之後,飄無蹤第一時間就緊急封鎖,嚴防東方武者西征的訊息透露出去。
好在,臨近魔幻森林的這一片區域,屬於邊緣地帶,光明教會的勢力並不是很強,每一個王國,只在都城有光明教會用於傳教的教堂。所以,每次,在各個王國完全投誠之後,飄無蹤總是率先將光明教會傳教教堂內的修煉者全部打殺或者控制,然後才讓武者大軍秘密進駐。
為了掩人耳目,將近二十萬的武者大軍全都用黑巾蒙面,所以普通民眾雖然察覺到他們體型有異,但卻幾乎沒人能夠將武者大軍聯絡到東土大陸去。以後,名震西土大陸的“黑巾軍”的稱呼,也就是由此而來。
緊接著,飄無蹤就是將新徵服的數個王國的大多修煉者集結到一處。從其中分出一小部分人到武者大軍中做戰時嚮導,畢竟這些西方修煉者對魔法、鬥技和魔弓會更加熟悉一點,由他們在關鍵時刻提出寶貴意見,能夠有利於武者大軍在戰鬥中做出更準確的應對策略。而剩餘的絕大部分則被整合到一處,組建成最新的另一支“西征兵團”。
雖然這數個王國由於地理位置的緣故,各型別的修煉者普遍等級不高,但修煉者畢竟是修煉者,其地位可非常人可比,因此,起初的時候,幾乎個個眼高過頂、桀驁不馴。對此,飄無蹤雖然能夠理解,但卻不得不對眾人進行強勢打壓。
數個王國派出的協調員,在宣佈元件“伊斯特(east)王國聯合兵團”的時候,眾多修煉者全都忍不住大聲歡呼。因為,這意味著,處在偏遠地區的數個王國要聯合起來搞大動作了。所謂“亂世出英雄”,只有亂,只有戰,他們這些修煉者的價值才能最大限度的體現出來。雖然戰爭意味著流血和犧牲,但能夠挺過來,作為戰功卓著的修煉者,自也能獲得最大的利益。這對一向不安分的修煉者來說,絕對是一個機會,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
但,緊接著,在宣佈“伊斯特王國聯合兵團”的兵團長的人選後,在眾人看到年輕得有些過分的飄無蹤亮相之後,幾乎全部的修煉者都發出了嘲諷式的鼓譟。因為,依照眾人的經驗來判斷,像飄無蹤這樣的年紀,頂多就是個高階魔法師,何以能服眾?更何況,此人還是個東方人呢?
突然,一聲大喝就在眾人的耳邊炸開,幾乎全部的西方修煉者都被震得耳膜生疼、搖搖欲墜。西方修煉者自然不懂這是聲灌內力的效果,還以為面前那年輕人動用了“雷系魔法”。估摸著,這總有高階魔法的效果。不管怎麼說,如此年輕,能夠達到高階魔法師的境界,總是個了不得的天才。既然,面前這年輕人並非完全靠的是“關係”,那眾修煉者倒也不是不可以給“他”一個面子。
待場面安靜下來,飄無蹤這才開口:“也許,你們會以為鄙人年輕識淺,不足以勝任兵團長一職。對吧?”
西方修煉者,沒人回答,但他們所流露出的漫不經心、甚至不屑的神色,已經足以說明一切。
“如果我說要以一己之力對抗在場所有人,那你們一定會覺著我太過狂妄!”飄無蹤也同樣露出了不屑了神色,“不如這樣,你們從每一種職業中選出最強者,然後由他們聯手與我對抗,倘若他們能在我的手下每人支撐一個回合,那我立刻拍拍屁股走人,不再妄想擔任‘兵團長’一職。如何?”
“狂妄!”“囂張!”“目中無人!”……
在怒喝聲中,已經有好幾個修煉者忍不住出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