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怪不得他們會如此失態,因為,這涉及到了一件讓十大門派忌憚甚深的武林秘事。
一百多年前,十大門派雖然也實力雄厚,但卻不像如今這般風光。因為,那時,還存在著足夠與十大門派相抗衡、相匹敵的強大邪派聯盟。
長久以來,一直都是正邪不兩立,而且由於邪派大多行事詭異,一向不得廣大民眾的好感。所以,絕大部分時候,邪派都被正派給壓制得喘不過氣來。但,百年前,因為“萬毒門”,意外卻出現了。
“萬毒門”,顧名思義,其門人一向以“毒物”為生,個個善於試毒、用毒。據不完全統計,這個邪派能夠使用的各種“毒物”林林總總地加起來有一萬種之多,所以才會對外自稱“萬毒門”。
原本,擅長施毒的門派就已經很讓人忌憚了,後來,不知這個門派又交了什麼狗屎運,居然意外獲得了高深的武功修習法門和一本機括殘篇。據說,機括的總篇是被唐門所得。“萬毒門”一直想從唐門手中獲得機括全篇,於是就跟唐門進行了一系列的交易。也正因為如此,唐門才從“萬毒門”中學會了不少使毒的法門。
兩派之間的交易當然是秘密進行的。相互之間雖然各有保留,但總的來說,這等行為還是互惠互利的。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這兩個門派都實力大增,而且相互之間也如同情侶般關係密切。
但,時常試毒用毒的人,難免性格扭曲、心狠手辣,加之“萬毒門”門規鬆散,所以隨著實力的增強,其門下弟子在江湖之上的惡跡便漸漸顯露了出來。最惡名昭彰的一次,“萬毒門”某位堂主,因遷怒竟然一舉毒殺了整個村子一千五百多人。
唐門雖然也用毒,但卻絕少以身試毒,加之門規森嚴,所以極少有門徒任意行兇的惡行。否則,唐門也就不會成為名門十大門派之一了。在漸漸獲悉互利合作許久的“萬毒門”的種種惡跡之後,唐門就憤而單方面終結了與“萬毒門”的合作。這樣的決策,也與“養虎為患”的想法密不可分。畢竟,一個善於用毒的門派,再輔之以高深莫測的機括竅門,倘若為禍人間,那還真沒哪個門派有能力壓制。
其時,“萬毒門”習得的機括竅門才不過十之二三,又豈能甘心?所以,獲悉之後,“萬毒門”當即派高層前往唐門討要說法。結果,說法沒得到,反被唐門的人於歷數種種罪狀中罵了個狗血噴頭。
此次交涉的失敗,自然被“萬毒門”視為奇恥大辱,加之“萬毒門”確實很想學全機括總篇。既然交易不成,那不如干脆直接搶奪,如若成功,不但可以讓門派實力激增,而且也算是報了被唐門輕視辱罵之仇。
可惜,唐門山門機關眾多,“萬毒門”的弟子雖然擅長用毒,但奈何他們連人家的影子都未曾見到,便已經被機關所傷。因此,這一戰,“萬毒門”可謂損失慘重。而唐門弟子卻因為習得不少用毒技巧,所以“萬毒門”無奈之下的遠端毒攻,對他們傷害卻是不大。
又一次慘敗,“萬毒門”更加不甘。所以,才會於暗中不斷毒殺唐門外出弟子。自此,原本介於正邪之間的“萬毒門”便完全墮入邪道。“萬毒門”自知,唐門樹大根深,單憑一己之力,很難撼動人家的千年根基。所以,“萬毒門”自攻擊唐門山門大敗之後,便開始竭力聯合其他暗中潛伏的邪派勢力。
“萬毒門”雖然與唐門相比,實力略有不足,但與其他一直被打壓的邪派勢力相較,卻是絕對的龐然大物。所以或威嚇用強,或蠱惑利誘,最終“萬毒門”竟然真的鼓搗出了一個龐大的邪派聯盟。
之所以說龐大,那是因為這個邪派聯盟,已經不是如日中天的十大門派中的哪一個門派就足以抗衡的武林之上絕對的龐然大物了。不過,“萬毒門”卻很沉得住氣,並沒有立即就對唐門發起猛烈反撲,而是藉助邪派霸主的優勢地位,不斷吸收新鮮血液,以壯大門派的絕對實力。
雖然“萬毒門”行事機密,但如此大的動作,又怎會不引起名門正派的注意?特別是唐門,因為一直以來的暗中交手,所以對“萬毒門”的動向自然就格外“關照”。
原本就正邪不兩立,加之唐門對各大門派痛陳其中利弊。事實上,其他九大門派也很忌諱邪派力量的發展壯大,絕不願意看到各種邪派的整合甚至聯盟。所以,很快,十大門派也就聯合了起來,並主動發動了對邪派聯盟的圍剿。
這一場正邪大戰,可謂規模宏大。其血雨腥風很快就席捲整個武林,無論是正派還是邪派都死傷慘重。那一戰,至今談及,還會讓十大門派高層變色。因為,那一戰,絕對稱得上整個武林少有的一場大浩劫。
在十大門派雷霆萬鈞的打擊下,邪派聯盟很快就分崩瓦解,但在進攻“萬毒門”總壇的時候,十大門派的大軍卻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礙。事後,不少十大門派喟嘆:“如果‘萬毒門’也屬十大門派,那麼當做頭把交椅!”由此,就不難看出,在聯盟過程中,“萬毒門”已經集聚出了多麼恐怖的力量。
即便是在十大門派的聯合絞殺下,“萬毒門”也對它的宿敵“唐門”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打擊,甚至讓“唐門”險些出現青黃不接之危局。如果不是千年積澱的底蘊,那麼唐門差點就跌落得失卻“十大門派”之一的顯赫身份。
那一戰,十大門派幾乎個個傷了元氣,但據各派文字記載:那“萬毒門”已經被連根拔起,不復存在了!事實上,近百年來,江湖之中也的確沒有再發現“萬毒門”的哪怕一絲蹤跡。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金虛微三人在想到“萬毒門”復出之可能的時候,才會露出如此“駭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