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大量的科技底蘊做支撐,再加上藍鯨ai3強大的算力與外部動手能力之下,2025年一整年,藍鯨ai生產創造出的產品價值,就超過了兩萬億美元。
包括核聚變發應堆、飛天級聚變動力飛船、全息vr頭盔,以及地球科技上的衛星、機器人、機械手臂、工業機床、卡車、吊車、推車、鑽井臺、鐳射炮、離子炮、電磁軌道炮,以及一些建設空天基地和月球基地所需的裝置和器材等等、等等。
而隨著藍鯨ai3生產製造出的機械手臂和機器人增多,當一樣一樣的機械裝置,開始在澳洲沙漠、印度洋裡開採各種礦產,這一產值,還將進一步膨脹。
據藍鯨ai3計算顯示,只要沒有地球外部的其他勢力加以阻撓,在2030年以前,它可操作的外部手臂和機器人,將增加至百億級別,而商品年產值,按當前的價值計算,將達100萬億美元以上。
在沒有金融服務附加的情況下,如此多的商品產值,直接超越了全世界的總和。
這就是藍鯨ai3,有了龐大算力支撐,且任其發展的強ai。
只要算力、能源和基礎材料給夠,它就能還你一個新世界。
於是,當2025年過去。
2026年,3月份,人類史上的第一座核聚變反應堆,在澳洲西部建成並完成點火。
各大強國,透過一些專門接受紅外輻射的衛星,發現了澳洲紐曼鎮附近的熱量輻射異常,開始關注起了該地區。
不過,由於藍鯨公司的《藍星ol》和藍鯨ai2,以及普遍全球的醫藥產業,把猶泰群體的蛋糕,給狠狠吃進了肚子裡,所以歐美方面並未對此事太過重視。
2026年,5月份,一年多前被袁澤放置於月球背面的空天基地,如今已經實現了容積率12.2的人類宜居建造。
去年,在藍鯨ai3的並行操作下,透過大量的a型機甲和飛天級聚變動力飛船的運輸,各種建材和器械,紛紛被運送上太空,而後透過藍鯨ai3操作機器人和機械手臂,開始瘋狂搞建設。
截至目前,位於月球背面的外太空中的那座空天基地,已經擁有了接納137萬人定居生活的條件。
由於其核心聚變反應堆的功能,只要核燃料足夠,經過配套的天氣、空氣、食物和水源系統的迴圈運作,便可以一直擁有適宜的溫度、氣候和重力,以及乾淨的空氣、光照、蛋白質、碳水、蔬菜和水源。
食物方面,不僅僅有合成品,也有自然生長的。
但由於基地內的空間狹小,天然生成的食物無法滿足上百萬人口的需求,合成的食物倒是綽綽有餘。
而在月球方面,透過一年多前袁澤獲得那份‘建設地外基地的全套方案和技術資料’,2026年6月份,人類史上第一個地外殖民地,在月球背面建成。
該基地佔地面積20萬平方米,高50米,外殼的大部分材料,都是堅硬且輕薄的碳奈米材料,內裡還有三層防護罩。
有著足足四層保護措施,且都由藍鯨ai時刻監控,只要不是倒黴到突然遭遇加馬射線暴和快速射電暴,基本上都不會有危險,儘管月球上沒有大氣,但以月球的地質活動來看,這兒實際上比地球上還安全。
因為,這裡唯一的威脅,來源於地外隕石和小行星。
可是,在建設這座基地之時,藍鯨ai3就生產了大量的電磁軌道炮、鐳射炮和離子炮,建立了強大的防空系統,任何地外隕石和小行星,都不可能突兀砸中該基地。
2026年,8月份。
當美國宣佈他們在核聚變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預計三年之內就可以實現真正的q值(淨能量增益)大於3的核聚變之時。
藍鯨公司也是高調宣佈,實現了真正的可控核聚變,並且q值還在100以上。
一時間,美國方面大為惱火。
尤其是猶泰利益群體,這次直接氣炸了。
從醫藥商業,到光伏和雲服務,再到元宇宙技術和強ai技術,現在又是核聚變技術,美國的各大科技巨頭一次次被藍鯨公司按在地上摩擦。
整體財富方面,與袁澤關係甚好的梅隆家族,倒是賺得盆滿缽滿。
但猶泰利益群體,卻毛都沒撈到,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本來還想著依靠核聚變這塊翻盤,在能源上卡卡脖子。
可是,哪知藍鯨公司,居然高調宣佈他們已經實現q值100以上的核聚變了!
儘管這可能不是真的,很多人都在懷疑。
但這卻讓全世界的猶太利益群體,都感覺到了不可戰勝,心裡哇涼哇涼的,同時他們也意識到,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按照正常的商業競爭手段,他們作為世界幕後掌控者的地位,必將會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