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祭壇,姬樂和霍去病仔細搜查每一寸地皮。
在祭壇不遠處,雜亂擺放著一卷攤開的竹簡,上面記錄事情的前因後果。
東漢先民來到異世後,很快就察覺自身水土不服,難以生育。
“世界之惡,萬物皆毒!”
不論是飲用水還是食物,除卻先民攜帶的那一部分外,只要使用本土的物品,就會在體內積累毒素,影響生育。
於是,先民向本土神明求取幫助。那時候,先民跟本土神的關係並不算差。和其他部族類似,對一些能幫助自己的天神進行祭祀。
其中,負責豐產的女神更是重中之重。
憑藉幾位女神的幫助,先民總算能維繫一個平衡的出生率。不用擔心族人在異世界徹底消亡。可為徹底解決世界排斥的問題,先民們嘗試造神,結果可想而知。
“果然,還是太平之禍啊?”姬樂看著竹簡,苦笑不已。
一場太平之禍,對國民們的影響太大了。這麼大一口鍋砸下來,後遺症至今都沒消散。
太平之禍後,女神們不敢繼續幫助夏國繁衍子嗣。而更加可怕的是,夏國在連續三年間,出生率為零!
三年間,沒有一個新生兒誕生。
恐慌蔓延在整個九宮城,很多人都揣測,這是天主對夏國降臨的懲戒。
而更加激化矛盾的,是那些奴隸們不斷降生他們的孩子。他們的生育率突然暴增,就彷彿先民們的孩子被他們奪去一樣。
無數奴嬰的誕生,刺激國民情緒越來越激動,甚至對無辜的奴隸進行迫害,導致雙方關係進一步衝突。
就在這時,竹簡的主人,也就是烈公之子,楊柯的祖父想出一個辦法。他透過祭壇進行儀式,對某位不在雲界祭祀中的神明進行交易。用自己這一脈的子嗣,換取夏國的出生率。
“這位神明……”霍去病走到祭壇前,祭壇冒出的光輝讓他感覺很熟悉:“這是地母神的祭壇?但地母神怎麼會用這種邪門的祭獻方式?”
“真的很邪門嗎?”姬樂低著頭,繼續閱讀竹簡:“活祭,並且拿親子進行活祭,在蠻荒時代並不少見。故土神話中就有類似的事件,甚至許多原始部落,更將此視作榮耀。只不過……”
霍去病“”“只不過漢民又不是野蠻人,殺子獻祭什麼的,未免太殘酷。那易牙之流,終究是少數。”
是啊,對楊氏而言,這個條件未免太殘酷了。
姬樂撫摸竹簡上的一段話,目光落在懸空吊著的一具孩童身上。這個嬰兒比其他活祭品看起來要大一些,約莫有三四歲。
這就是楊氏供奉的第一個祭品,夏國在太平之禍後,最後一個誕生的孩子。在這個孩子後,經過三年的空窗期,沒有一個新生兒降生。
跟“地神”交易時,楊柯祖父被迫將自己的孩子拿出來當做祭品。
整件事,除卻楊柯祖父以外,只有太卜清楚。這個祭壇,就是二人一起建造的。
“以父殺子,罪孽滔天,萬世難贖。然國之將亡,大家不存,何有小家?”撫摸竹簡上的刀痕,姬樂能感受到當事人的無可奈何。
“呂正雖助行兇,但非首惡。我輩後人當謹記,切不可讓其進入祭壇。此罪,我之一脈獨負。”
呂正,是太卜的名字。當年楊柯祖父和太卜定下計劃後,並沒有允許太卜進入祭壇,而是讓他留守在外,自己獨立扛下整件事。
哪怕僅僅是竹簡上的事後記錄,透過刀痕,姬樂也能感覺到當事人的糾結。
抱著自己的孩子來到祭壇前。要知道,那可不是一個剛出生不久,甚至無法睜開眼睛的小嬰兒。
一個三歲多的孩子,已經能言能語,能夠呼喊痛疼,更可以呼喚“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