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烈星,太玄仙府。
身穿紫綬仙衣的仙道祖師張良,正為留國仙道弟子們講授《素經》修仙長生之術。
忽然,張良心有所感,抬頭望天。隱約間,看到白雲蒼狗間閃爍的一縷金光。
於是他對面前數百位門徒道:“我修行百年,今日功行圓滿,合該飛昇天界。你等且好生修行,他朝有緣可在天界金闕再見。”
聞言,諸門徒大驚,連忙詢問究竟。
張良笑道:“我留國本是大夏帝國分支,我這太玄仙法也來自大夏仙門。如今修成天仙道業,正要返還大夏故土,歸入天界位列仙班。爾等若能修成天仙,也由此機緣。”
這時,天空中瓔珞垂光,金霞漫天,有天使手捧御旨跨接引仙橋而至。
天使面如稚童,聲音稚嫩:“凌虛真人張良接旨聽封!”
張良命人擺下香案,只見空中身著雲紋官服的男子持法旨宣讀。
“故土張良,隨留王張安建立留國,傳播仙道,今日功德圓滿,得證天仙道果。二聖有旨,冊封張良為太玄凌虛真君。”
此言一出,御旨驀然升起仙光注入張良體內。
張良仙體震動,只感體內法力源源不斷提升,水到渠成間跨入天仙中期。
天仙之境等同天神,分三等境界對應下位神、中位神以及上位神,前期為仙君、中期為真君、後期為道君。
張良修行百年,參悟天仙道果,本是仙君之屬。但那道御旨中蘊含無上法力,直接將張良法力提升到真君層次。同時,張良也感受到冥冥之中的武廟香火,如果自己能煉化香火,仙神合一,或許還能更進一步。
“恭喜凌虛真人位列仙班。”那天使一步步從仙橋走下,卻是一位十二歲的孩童。
他把法旨文書遞給張良:“如今你既已成道,且隨我前往帝宮拜見陛下。”
“陛下,哪位陛下?”
大夏有三人可稱“陛下。”
一個是居靈宮,執國運的永樂帝君。一個是統御皓日的太陽神炎帝。還有一個則是人間皇帝。不過區區人王,尚不足以讓這位天使如此謙恭。
“仙道乃帝君所開,但凡仙人得道皆要拜見帝君,求取金闕紫籍。”
姬樂手中有上下兩部仙書鎮壓仙道氣數。上冊金闕紫籍,記錄所有修成天仙道業的仙真。下冊赤符青書記錄天仙之下,煉就金丹道果的修仙者。
只要姬樂持有這兩部仙書寶冊,便永掌仙道氣數。故而在仙道中,姬樂又被稱作“東極紫府青華帝君。”
既與有“西聖”之名的元希並列,又執掌東極青華道炁,將東王公和太乙青華的神格相融合。
張良看了看天空中的接引仙橋,暫請天使稍待,將手中幾件仙器傳給地烈星門人,安排道統傳承後,方隨天使前往地星。
接引仙橋橫跨星域,是大夏仙道對空間之道的最高道法成就。
仙橋一動,便可對接無量虛空,轉眼之間達到目的地。
張良隨著天使行走於仙橋之上,心中暗思:“這橋恐怕不簡單,不然這百年間大夏對留國運送物資,怎麼從來沒用過這座橋?”
天使並非第一次帶人前來,看張良盯著光橋,滿臉沉思,頓時笑了:“仙君是好奇這接引仙橋來歷?此物是帝君手中太極圖所化,特命我以仙橋接引各星球天仙位列仙班。”
“因為涉及帝君手中至寶,因此大夏平常運送物資,不敢擅借接引橋,而是嘗試在各大星辰間刻畫傳送陣。”
地烈星悠悠百年,對大夏不過百日功夫,哪有什麼餘力在各大星系鋪滿傳送陣?
滿打滿算,涉及星際挪移的傳送陣只有五座,且是楊柯親手佈置。對應阿勒爾神、鳳凰真母以及星空古蛇幫大夏挑選的三處無主星系。
張良隨天使迴歸大夏,仙橋另一端直接落於靈宮。
只是在降臨時,他餘光瞥見遠方洛水之畔有工匠正在搬運山石雕刻石像。
“這是為何?難道洛陽有什麼大行動?”
天使扭頭一看:“他們在雕刻西聖石窟。”
“石窟?”
“不錯,西聖和帝君有意結萬年之好。要送西聖一座羅列萬尊石像的西聖窟,一尊高有百丈的西聖女神像,以及一座懸空而立的空中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