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虹貫日者,刺客聶政也。
當史皇等人趕來,便看到一位面目模糊,眼眶流血,腸穿肚爛的青年躺在男孩身邊。
男孩臉色不大好看,但還是強忍著沒有去一邊嘔吐,跟霍去病陪同在側,聆聽另外一位長髮巫女於崖邊鼓琴。
巫女身穿素袍,長髮披肩,正以繞樑琴奏樂。
“蔡姬?”婦好驚訝道:“你怎麼在這?”
蔡姬沒有說話,專心演奏琴曲。而隨著琴曲演奏,一道道白光射向地上的聶政,讓他的傷勢漸漸癒合。
蒙恬定眼瞧了瞧:“這降靈的聶政莫不是剛死時候的?”
麵皮不存,雙目剜去,剖腹斷腸,死相何其悽慘。別說小聞禮,就算是他們見了,也有不少人心中觸動。西施和義妁相互攙扶著,下意識後退幾步。
楊柯吐槽道:“前有醉酒跌死的杜康,今有剛剛自殺的聶政。如今姬樂降靈的狀況,是越來越奇葩了。”
眾華夏人士無言以對。
同屬奇葩人士的李靖托起黃金塔,仔細聆聽樂曲,頓時恍然:“原來不是《廣陵散》,而是正版的《聶政刺韓王曲》嗎?”
東漢蔡邕曾著《琴操》之書,記錄中國古代諸多琴曲。其中就有一篇《聶政刺韓王曲》,也有說《聶政刺韓王曲》和《廣陵散》異名同曲。只是隨著嵇康身死,《廣陵散》傳承斷絕,後世所傳皆為殘篇修改。
但蔡姬正是東漢末年之人,與嵇康同時代不說,還曾看過《琴操》全書,學過正版的《聶政刺韓王曲》。
史皇眼皮一跳:“又是一個混雜版?”
聶政刺韓有兩個廣為流傳的版本。
一個是司馬遷《刺客列傳》中記載,聶政受嚴仲子大恩,代他刺殺韓相。
而另一個版本也就是琴曲《聶政刺韓王曲》,被視作千古名曲《廣陵散》的原身。在這個版本中,講述聶政為父報仇,曾與仙人學琴,然後假扮琴師入王宮刺殺韓王。
刺客列傳的版本更突出聶政的義勇,是為恩人報仇。而《聶政刺韓王曲》的版本更加多了幾分傳奇色彩,也更加突出一個孝字,是為父報仇。
華佗看到聶政傷勢癒合,上前幾步過去檢查,詫異道:“這首跟聶政有關的曲子能幫他療傷?”
“或許也有蔡姬靈力加護的緣故?”
白起站在邊上沒說話,但心中嘆道:果然如此啊。
在他記憶中,姬樂降靈聶政時的確出了問題。聶政是以剛剛死亡的狀態進行降靈,而且是《刺客列傳》那個刺殺韓相累的版本。
但召喚一具屍體出來算怎麼回事?
於是姬樂想出另一個法子,在《刺客列傳》的版本上疊加另一個神話版,親自演奏《廣陵散》幫他療傷。為俠士版本的聶政新增玄幻色彩,將他的狀態變化為剛剛跟仙人學琴後的琴師。
這個版本的聶政剛剛從藝仙人,沒有毀容剜目,仍是一副濃眉大眼的青年模樣。而除卻武藝外,還讓聶政多了一份高超琴藝。
此外,聶政也因為雙版本疊加的緣故,原本“一命換一命”的同歸於盡天賦,跟著變化為一個和西施鄭旦類似的能力。
就如同武將攜帶戰魂軍隊,文臣攜帶自己生前的詩書文章,刺客們降靈之後也有自己的專屬能力。
在白起記憶中,姬樂曾經降靈專諸、慶忌、要離、豫讓等四位刺客。他們天賦能力相似,都是一命換一命的特殊能力。
在殺死敵人的同時,自身也會死亡。
聶政原本也沒脫離這個範疇,在他體內有一股白虹殺伐之力,只要國靈差遣,就能利用這股力量貫穿皓日,刺殺天神。
但加持另一個版本後,聶政就跟其他幾位同行不一樣了。
因為聶政是兩個版本同在,一個版本生,一個版本死,所以他擁有遊走生死兩界的能力。再也不怕跟天神同歸於盡,縱然死亡一次,也會轉入另一個形態進行養傷。等傷勢痊癒,就能繼續施展“白虹貫日”。
白起印象中,在聶政突破天神之境後,堪稱白起手底下的第一刺客,為華夏神界刺殺不下兩位數的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