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後,楊柯還是放心不下“東王公信仰”,遂命人收集情報。
三天後,楊柯在王庭正宮中接到下面人收集的情報。
“咦?東王公信仰不是靈宮傳出來,是仙道那邊弄出來的仙道神?”
楊柯拿起一本下面人送過來的《元陽經》,上面記載東王公神的來歷。
“元陽之主,九陽至精,升青華炁,濟生度人。治東極天,掌紫府洲。”
在仙道中,有不少修士自稱夢到故土神祇東王公顯聖,自發祭祀東王公神,以和西王母神配祀。
沒錯,西王母神在仙道也有著廣泛信仰。因為在夏國國民的理解中,西王母神持有蟠桃,司掌壽元,是修道長生的仙人首領。甚至在國民墓室,也會雕刻和西王母有關的神像。以期待死後得西王母神庇護,享受陰壽。
西王母神,司掌瘟疫、姻緣和壽命,同時也掌控風之力,為西方的守護神。
是不是很熟悉?跟元希的神職有許多相似之處。元希掌控姻緣和瘟疫,又因為豐收神職和秋天有關,所以元希也被夏國視作與西方之金有關的女神。
於是,國民自發性將二者同視,讓元希進一步本土化。
就如同大地母神等同“后土皇地祇”,元希也在某些村落被視作“西王母神”。當然,姬樂和楊柯對此樂見其成。
只是元希自己頗有微詞。
因為將元希視作西王母神時,西王母座下三青鳥則是她的三位姐妹。
拔高元希神格地位的同時,將她的姐妹貶謫為侍女信使,讓元希尷尬不已。
但東王公信仰恰恰相反,東王公在仙道地位崇高,和西王母神對應,是元陽之神,仙人們廣泛崇拜的物件。
可問題在於,夏國目前根本就沒有一尊東王公神!
“從情報看,東王公信仰大機率來自楚地九歌神話中的‘東君’,是日神的化身。這背後又涉及齊楚之爭。”
想到這,楊柯頓時頭痛起來,恨不得自己根本沒看到這份情報。
所謂“齊楚之爭”,就是以齊地八主為首的天地日月等八神信仰,與楚地太一東君大少司命等信仰之間的爭執。
當年姬樂一本《齊神記》,就明明白白按照齊地八主信仰演化。這裡面的觀點就是陰陽配祀,天地對,陰陽對,日月對,講究的就是一個匹配。這也體現夏國的審美觀。
但大少司命作為靈宮太卜和巫女長的根本神性,同樣是夏國廣泛祭祀的神明。更別提“太一神”,那可是霍去病主打力推的神明。
齊楚之爭的根本,就在於“天”到底是不是至尊至貴的存在。
“我本以為‘東王公’可能來自楚地神話,也就是靈宮折騰出來的一尊新神。但如果涉及仙道……”
仙道目前有三位真人,哪怕楊柯也不願意輕易招惹他們。
“算了,這件事還是交給姬樂吧!”
楊柯拿起情報,轉身就往永樂殿去。
正巧,此刻姬樂跟李靖商討出兵護送商人歸國事宜。聽聞楊柯來意後,姬樂表情越發古怪。
“東王公信仰?”
“沒錯,這似乎是仙道塑造的神明。但仙道前身可就是太平教,他們塑造神明,我心中不安。”
倒是忘了這一點!
姬樂沉吟不語,暗暗警醒:是啊,太平教當年推動造神,惹來天王懲戒。如今我假手仙道塑造“東王公”,雖然神格弱了一些,但畢竟也是一尊大神,涉及太陽權柄,很容易引來國民乃至某些天神的牴觸。
想了想,他對楊柯說:“你放心,這件事我來處置,回頭給你一個交代。”
“交代倒是不用,我只是不希望再來一場天譴。畢竟大明尊跟我們關係不錯。”
“明白。”姬樂滿口答應下來。本來這件事就是他指示真人們乾的,當然不會真過去找仙人們禁止“東王公信仰”,只是明面上給楊柯一個交代,回頭等風頭過去繼續傳播。
畢竟,東王公信仰,是姬樂為自己準備的另一條退路。
嗯,沒錯。姬樂宅了這麼些年,又開始琢磨修仙事宜。這次,他不打算老老實實從真人開始修行。而是直接做仙道的教主,成為仙人們供奉的仙首大神。
不過被楊柯提早發現,姬樂便打算將這件事轉明為暗,徐徐圖之。
姬樂應付一會兒,突然抬頭看向天空。
楊柯彷彿也感覺到什麼,冷笑幾聲後直接前往萬神殿。
“姬樂,財富之神開始作妖了!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