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學,兩儀堂。
“我們的修行體系以陰陽五行為基盤。不論是道一宮的仙道,還是太卜臺的巫術,甚至武魂神意一脈也都以陰陽五行為根基。”
“自諸神浩劫後,陰陽五行大道徹底融入本世界。”
掛在教室最前方的玉板上,正浮現一副陰陽五行圖。青赤黃白黑五色元氣在圖上流轉,並於五行環外構成十方天干。
“同時,按照陰陽五行論,諸神也分別有自己的屬性。四季之神為金木水火,地母后土氏為永固之土,構成四時環繞大地的五行迴圈。”
突然,下方有位學生舉手。
看到是太學赫赫有名的問題少年曹參,老師皺起眉頭:“曹參,你有什麼問題?”
“諸神匹配陰陽五行之基,地神為土,火神為火,海神為水,日神為陽。那麼作為夜神,應該對應兩儀之陰。可按照十年前的屬性定義,‘帝君’屬性為土,為社稷之神,厚土之地,與農神配祀,四季輔佐輪轉。”
“現在太卜臺又要舉行神婚。可夜神之陰怎麼和大地組合?難道……太卜臺又要為‘帝君’更易神性嗎!”
一聽這小子提及目前國內最尖銳的矛盾,老師汗毛都豎起來了。
下意識,他看向窗外。
這可是太學,皇族勢力最強的地方之一。
“閉嘴!這種問題輪不到你這個學生質問!”
“校長常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也是夏國子民,難道不能質疑國祚根本之事嗎!”
“這些年,皇帝們為了扶持自己背後的神明上位,不斷嘗試為帝君配祀神婚。難道這種事情不是動搖國本嗎?”
曹參越說越激動:“想我大夏五百載,縱然開國之初,諸神浩劫最艱難時,也沒委曲求全到讓‘帝君’與神明配祀吧!”
老師氣得臉色發黑:“閉嘴!閉嘴!‘帝君’為天,包羅永珍,匹配萬神順理成章。其為神婚之主,談何配祀?”
曹參還要反駁,同桌的楊商趕緊拉扯他衣袖,讓他坐下。
但老師怒氣未消,指著曹參說:“一會兒下課後,留下來打掃教室!”
曹參一臉不忿,默默坐在位置上生悶氣。
楊商搖搖頭,繼續聽講師授課。
兩儀堂是太學裡極為特殊的一門課程。其講述太極陰陽、四象五行之理。按照家中長輩的說法,兩儀堂所講的就是“天道”。
“父親早年說過,兩儀堂講述理論。不論我們修行仙武巫神儒等諸般修行法門,都逃不出天道範疇。此天,便是帝君,是獨屬於我華夏的天道。”
“只是……”
聽講師講述的天道之理,楊商頻頻皺眉。不僅僅是他,周邊還有幾位同學也露出不滿之色。
縱然目前國內忙著神婚事宜,各方大儒前輩都在皇宮爭論,可兩儀堂的“天道學”是夏國修行體系的根基,竟然只讓一個四鼎的儒師過來授課?
按以往慣例,應該是資深鴻儒或者名滿天下的大儒才對。
“我說的五行流轉,你們回頭在其他課程上自己研究。”
不久後,下課鐘聲響起,老師鬆了口氣,他飛快道:“你們即將成年,該選擇未來道路。是前往稷下學宮深造,還是嘗試走陰陽路,行通玄真法。當然,直接工作也可以。但作為老師,不建議你們直接工作。”
“回去後,你們跟家人商量。本月底,將意向書上繳。如果打算修行仙道或者巫術,太學會負責聯絡相關聖地,為你們舉辦考試。”
說完,他抱著課本快速出門,生怕被曹參剛才的話題引火上身。
“哼——膽小鬼!”見這一幕,曹參忍不住錘擊桌子。
“小心點,這可是二十銅呢!”楊商有點心疼他的桌子。修桌子,難道不要錢嗎?
“曹參,你可真行。”幾個同學圍過來:“神婚這種話題你也敢提?”
另一人道:“我聽父親大人提及,朝堂上關於這件事,已經吵了將近一個月。兩儀堂主正是去參與朝會,才讓張師過來代課。”
第三人:“剛剛適應農神沒幾年,又要更替神婚。農神眷顧的這一系,傳了有三代嗎?”
“好像正巧是第三代。所以輪到現在這位主,要換成他信奉的夜神。要知道,他登基上位背後可少不了黑天教的扶持。”
“咦?他家一向信奉農神,更易夜神信仰,就不怕農神找他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