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就是我們製作的神器。”
在趙高蒙恬賭約的第九日,趙志文和錢正河捧著一幅畫軸來到永樂殿。
姬樂點頭示意,兩位巫女走上前,緩緩開啟畫軸。
霎時間,五色霞光撲面而來,整個永樂殿沐浴在神器的光輝中。
然而——
畫軸裡面一片空白,沒有任何繪畫的痕跡。
“殿下,這是您要求的‘山河社稷圖’。空白畫面象徵大地,您只要以法力繪畫,便可演繹山河永珍。至於重新歸零,只需念一個咒語,即可恢復如初。”
姬樂看到山河社稷圖,臉上露出喜悅之色,從臺階走下來。伸手撫摸空白畫軸,他問:“筆呢?”
錢正河從袖中拿出筆筒,裡面有七隻長短、顏色、樣式皆不相同的毛筆。
“這些畫筆有何不同?”
“沒有太大區別,都是我們挑選神獸皮毛和靈竹木料製作的筆。當然,蒙恬將軍也幫了不少忙。”
蒙恬為筆祖,雖然是後世封的,但也讓蒙恬身上多出一縷神性。他以神性力量相助,為姬樂煉成這七隻毛筆。
姬樂接過筆筒,手指一一觸過七隻畫筆。每一支筆,給他的感覺都截然不同。有溫暖、有陰冷、有暴烈、有邪惡……每一支筆,根據材料的不同,傳遞相應的能量屬性。
趙志文解釋說:“我們找不到殿下所需的那些顏料,因此這些筆從某種意義上代替顏料的作用。”
按照姬樂最初的設想,是從各種礦物質中提煉顏料,以供山河社稷圖繪畫。
但各種顏料準備流程太麻煩,巫禮帶著靈宮巫覡去附近礦藏挑選,只弄出赤、青、黑、紫等寥寥幾種顏色。
於是,趙志文和錢正河想出另一種辦法。仍然讓姬樂以法力作為顏料,配合各種屬性的畫筆,將相應的屬性力量留在畫卷上。
“殿下,你瞧。這隻硃色畫筆用紅狐尾毛作筆頭,只要您神力催發,便會夾帶火屬性的力量於畫卷。”
“這支藍色的筆,是用水玉雕琢而成,適合塗畫川流和汪洋。”
二人解釋七支畫筆的屬性,最後姬樂挑出那支給自己陰冷感受的畫筆。
趙志文心中一跳,回想這支畫筆的來歷:這支筆的筆桿,是用山魈的脊椎骨打磨而成,而筆頭則是選擇那頭山魈的頭髮。
錢正河:“這支筆自帶陰氣,且有招鬼之能。”
“就它吧。”
姬樂右手拿起筆,左手在山河社稷圖上輕輕一摸。金色波紋在空白圖軸上盪漾,彷彿內中暗藏乾坤,演化另一方大千世界。
“不愧是造物金晶塑造的神器。如果要為這件神器定一個分類,那就是造化神器。”
造化,有創生化育、福運天命等含義。象徵自然執行的創生力量,構成整個世界的命運。
而造物金晶是造物主級別的神力凝結體,正好也是這個世界的本源力量。
因此,這擁有大地造物主力量的山河社稷圖,擁有種種奇妙的神能。站在這裡,姬樂就感知到蓬勃的生命氣息。
不過當姬樂下筆的那一刻,圖卷的生命氣息陡然被死氣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