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姬樂不欲和楊柯爭奪兵權,而且以他初來乍到的身份地位,也不適合跟一位頗有名望的國君爭奪這方面的權利。就連國事運作,姬樂都很不方便插手。別看餘媖對自己尊敬,但人家跟楊柯從小一起長大,青梅竹馬,能不向著楊柯?
所以,雙方在保持克制的情況下,定下祀、戎分權的約定。
再者,楊柯對本土天神素有惡感,從來不肯來承天殿祭祀八主。如今姬樂到來,這種事情自然是他來了。
承天殿為靈宮三殿之一,在永樂殿之後。姬樂並沒有帶太多人來承天殿,僅讓蘇芷準備瓜果,拉上青年一起來到承天殿。
承天殿和永樂殿的佈局類似,八主神龕便落在成天前殿。
姬樂帶二人進來,看到殿內繚繞的香火靈雲,默默抬頭望天上看。
“縱然夏國厭惡天主,最終還是要低頭嗎?”
殿內八主神龕的中央為天地二尊。開天之主,闢地之母,這兩位大神被尊為造物主,世界的起源。
此外,天主之側的左三尊為陽主、兵主、日主。地母之側的右三尊為月主、四時主以及陰主。
因為本世界沒有冬季這種現象,四時主根本沒有半點權能,神龕中空無一物,只有一團朦朧的神性輝火。或許有朝一日,夏國能祭祀一尊真正的四時之主,從而為世界新增“冬”這個概念。
至少在姬樂眼裡,四時主成為天神的機率,比楊柯成為太陽神的可能性要大。
陰陽主和四時主類似,是故土祭祀的兩尊神祇,神光隱而不顯。
“不過陰陽主,尤其是陰主,在夏國祭祀中和幽都王重合,或許能成為本世界第一位冥神?”
這個世界的諸神體系很原始,除卻造物主孕育的自然諸神外,人文側的神祇很少。死亡,雖然是自然現象,但同時也是一種人文概念。在這個世界上,目前別說死神,就連冥土世界都不存在。
凡人死後,靈魂自動歸入自己國家的國靈懷抱。如果沒有國家,則會歸屬部落的祖靈族神。再不然,憑藉虔誠的信仰歸入天神懷抱。
如果沒有國家歸屬,沒有部落歸屬,沒有天神眷顧,那靈魂在大地上飄蕩幾日,就會被日光化作灰燼。
“或許除卻四時權柄外,冥土世界也是我們塑造神祇的一個光繭?比如我這種國靈接受亡靈,已經擁有類似冥神的權利。”
姬樂望著神龕走神:我選擇利用方仙道斬斷和國家的緊密聯絡。但其實從神道側,也有一種擺脫的方式。
以國靈的姿態,真正登臨神位。
“老爺子和楊柯他們不認為我能成神,難道我就真成不了?冥神,在各大神話體系中都是一個擁有莫大權柄的神職。”
相比陰主,那對立的陽主反而不被姬樂在意。目光落在天地日月這四座神龕上仔細端詳。這四位本土大神,因為世界的加持,神輝璀璨奪目。
蘇芷站在旁邊,小心謹慎問:“殿下要祭祀八主,要不要通知姐姐或者巫禮伯伯?”
“我這次來,不是正經祭祀。僅僅謝過諸位天神對我夏國的照顧。”姬樂命蘇芷擺上瓜果祭品,自己拈香祭拜。
第一拜,謝天地主創世之恩。
先民和天主間有著血海深仇。但有一點不得不承認,如果這方世界真是天主開闢,那麼先民來到人家的地盤上,必須對主人保持一定敬重。
在拈香祭祀的時候,姬樂目光注視地主神龕。
地母神隕落千年,神龕雖然不斷積蓄歸屬於地主的信仰力量,但並無人接收。一團磅礴厚重的神力聚攏在地主神龕內。而且姬樂祭祀的同時,依稀能感覺到,他體內的地母神性有些微的跳動。
但隨後,一切恢復如初。
“果然,地母跟夏國穿越有關!”
第二拜,謝日月主的光耀之恩。先民再如何反感天神,也不能不承認,如今正是日月神對大地照耀的光輝,才讓夏國得以農耕生息。
可以說,天、地、日、月這四尊神,是生靈繞不開的祭祀物件。
而第三拜,則是對普通天神的禮敬。
得知夏國目前的處境後,姬樂心中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緊張感。
“楊柯那小子銳意進取,雄心勃勃興盛華夏,對我而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可問題是,他太驕傲,真把天下諸神得罪乾淨,我華夏一脈如今的人口可沒辦法迎戰漫天神明。”
如今洛城囂張的資本,就是楊柯這位戰力無雙的半神英雄。他一個人可以橫掃一個城邦,縱然天神降臨大地,受到地母神的詛咒壓制,也無法輕易戰勝楊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