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瞧到了,張家這種馬上就要倒掉的作坊,竟然是從養驢子後才發家時,邵年時是真的笑了。
原來這所謂的家庭作坊不是張老頭不想著做大,而是他從一位賣驢子的養殖場的老闆打算做一下深加工的時候,就觸礁沉底的失敗案例。
他以為見多了旁人熬膠,自己就也能掌握好火候,那自家若是開了作坊,就不用累死累活的只賺那幾張驢皮的錢了。
至於這小作坊,要說跟樂鏡宇還真是有緣。
因為那十張上等的黑驢皮,才換來了張家的起始資金。
只不過,冒冒失失的張家人嘗試失敗後就變成了騎虎難下。
情急之中,一直在找尋著最合適的切入點的樂家人只朝著他們丟擲了一個並不粗壯的橄欖枝兒,他們可不是得趕緊接住嗎?
這一下也就想的明白了。
樂鏡宇有技術有手段,張家人……有驢。
只看到這裡的邵年時,那被逗樂的笑,卻漸漸的收了回來。
不好辦了,連供貨源這邊都準備好了啊。
那他現如今也只剩下一條路可以走了。
那就是正面剛了。
放下了資料的邵年時真正的嘆了一口氣。
他以前接手的鋪子,有另闢蹊徑的,有保守中創新的,都是可以圖圖徐之的小生意。
這還是他第一次接到的實打實的硬碰硬的活計。
既然接下來了,那就好好的幹吧。
正所謂商場如戰場,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這一條,他已經持續不斷的在進行之中了。
也是時候按照他的計劃去走這第二步:大軍未動,糧草先行了。
想到這裡的邵年時就朝著外面的院場張望了起來。
他今日與査師傅進行了初步的接觸,打過了招呼了之後,這大半天都不曾再出去跟對方碰面。
現如今瞅著這個天,應該是鋪子當中人相對少一些淡季了。
那些在初濟堂之中忙活了一天的小夥計和學徒們,都陸陸續續的從前廳回返,到後院之中端著飯碗等待著初家廚娘的投餵呢。
這時候跟査師傅問問他想知道的訊息,應該就不打攪對方了吧。
想到這裡邵年時就從査師傅分給他的那間不算小的屋子當中出來了。
依照著査師傅所言,這是原本的那個大掌櫃的在初濟堂辦公的地點。
這屋子是內外分兩層的套間。
最大的辦公間就靠著後院藥場的一側,寬敞,亮堂,開啟紅木雙扇窗戶,一股子藥香,久久環繞,輕易不散。
對於這個辦公的所在邵年時是十分的滿意的。
倒不是因為地方大,位置又好,而是他辦公的位置,正是査師傅為代表的老師父住所的對面。
就像是現在,他想找査師傅商量點事兒,只要穿過下午新鮮炮製出爐的藥材,去對面敲敲門即可。
“噔噔噔……”
門應聲而開,査師傅一愣問到:“邵經理有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