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炎培本來對職業教育就很看重,如此更是無比贊同程諾的觀點,但在經費問題上又謹慎道:「好雖好,但我們什麼都想要,什麼都要做,資金會很緊張,到時候我擔心竹籃打水一場空。」
程諾搖搖頭:「不說我們之前已有的投入,單單現在四艘輪船計費每噸作價195美元,共計780萬美元,只要我們合理安排,是可以在保證如期交貨的同時,保證人才有序培養。」
陳兆鏘搖搖頭:「盲目的樂觀是不可取的,大名鼎鼎的求新船廠,就因為經費問題而不得已改為中法合營,看樣子對我們有益,可實際上很早就被法國老控制,我們的華人董事,早就有名無實。」
求新船廠別名上海求新機器廠,其創辦人為朱志堯,出身於上海沙船業世家,沙船為中國古代特有的船型,是清代承擔漕糧海運的主角,乾嘉年間,上海沙船業有「朱王沉鬱」四大家,以朱家居首。
不過在朱志堯的時代,沙船業務已為輪船所奪,家道就此中落。
好在其舅父是大名鼎鼎的馬相伯,乃震旦學院、復旦公學與輔仁大學的創始人,在他的操作下,朱志堯進入了輪船招商局做買辦。
只不過此買辦非彼買辦,雖然做過銀行買辦,卻主要是技術型企業家。後面一手創辦的求新船廠是中國機械發展史上的創舉,人稱「我國機器廠中的巨擘」。
可惜趕上一戰,國內市場上鋼鐵價格居高不下,致使求新船廠債臺高築,被法商趁虛而入,至此無力迴天。
程諾笑笑:「所以在這裡我們更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加入,看似加劇了培訓投入,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反而能減少我們的科研投入。」
黃炎培不解道:「這是何意?倘若真像你說的,那我們一定能省下一大筆錢來,畢竟科研投入是有相當大的失敗風險,這方面人才培養風險顯然更小一些。」
程諾沒有著急答話,而是起身來到背後的黑板上,提筆寫下「增量創新」四個大字。
等到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時,程諾這才慢悠悠道:「所謂增量創新,即經常不是深思熟慮的研究與開發活動的結果,
而是工程師和其他直接參與生產活動人員的發明和提出的改進意見的結果。
雖然不起眼,但也帶來了行業的創新性發展。」
頓了頓,程諾又說道:「換句話說,這是我們國家早期機械企業技術能力積累的主要途徑,很多實業家前期工作之餘,一面出於興趣,一面為了增加收入,彌補家庭開支,還是研究一些小東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整合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援離線朗讀的
產帶來了困難,若是放在以往,江南造船所還能忍一忍,勉強把日子過下去。
可眼下不行了,美國老方面催的相當緊,距離工期越來越近,主事人著急地跟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團團轉,可就是解決不了問題。
事情倒不是完全沒有解決的辦法,比如找美國人買技術,有一種新式汽油機,可以代替鍋爐水管。
可問題是對方像是吃定了江南造船所一般,直接開價數萬美元,要知道江南造船所造個萬噸輪船才有幾個利潤,如今錢還沒收到,就先撒出去一些,實在是過於肉疼。
好在對方並沒有把價錢咬得太死,最後壓在了一萬美元,死活下不去,一時間談判重新陷入僵局,似乎唯有掏一萬美金的一條路可走。
此時的程諾如同天降神兵一般,直接將從歐洲「借」來的圖紙拿出來,表示不僅可以低價出售技術,還可以將全部圖紙、構造、模型及製造技術轉交給江南造船所,同時負責培訓工作。
一時之間讓江南造船所非常心動。
考慮到歐美各國政府皆申令禁止輸出機械車床等部件,以供他們國內應用,致使我們國內企業沒有機器可用。
程諾表示可以租借一部分從歐洲「巧妙」運來的機械,價格好商量。
聽到這個好處,江南造船所開始遲疑了,程諾對他們未免太好了,實在是讓人心裡沒底。
可即便這樣,程諾還沒完,更是表示願意以友情價出售克虜伯鋼材,全力支援萬噸輪船如期交貨。
如此三板斧下去,徹底把江南造船所打暈。
倒不是程諾捨得下本,而是現在江南造船所的主事人就是那個外國老——摩根。
這老傢伙,鬼精鬼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