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作為當今時代最強大的西方國家之一,其工業水平尤其是軍事工業相當發達,工業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即便是過了幾個月,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敗,經濟遭到重創,但軍事工業仍能在一戰中大發戰爭財,甚至其水平相較於一戰爆發前,還有所增長。
而程諾此行目標之一的德國軍事工業巨頭克虜伯公司,更是抓住這個機會獲利頗豐,在1913~1914年獲利7500萬馬克,19161917年增至17500萬馬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德國雖然戰敗了,並且軍隊受到削減,限制在10萬人的規模。
但入伍標準也被提升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士兵要有12年以上的服役經驗,軍官要有25年以上的從伍經驗,表示一旦戰爭爆發,便可迅速擴充軍隊。
為何德國人如此自信,便是因為他們的克虜伯公司,軍事技術、生產裝置的優勢仍在。
克虜伯公司早在19世紀就生產鋼鐵和武器,一戰期間克虜伯公司產量大增,生產的戰爭物資超過歐洲所有其他工廠。
並且其生產的公佈工業品除了軍工品之外,還包括了各類民用產品,產品從火車頭到現金出納機、印表機、灑水壺等各種東西,應有盡有。
程諾之所以對克虜伯報這麼大的期望,除了鍊鋼技術外,還有各種機器、裝置、模具、車床等。
這些東西如果程諾不及時收購一些,那麼很難逃過戰後協約國的清算,最終被摧毀殆盡。
當然,期間還會有更深一層的原因,而這個原因,關係到程諾工業園區能否順利建成,並在執行過程中不受到軍閥過度侵擾。
在與哈伯達成交易後的某一天,程諾正在屋內整理著自己收集到的情報,突然從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劇烈的敲門聲也跟著傳來。
出於謹慎起見,程諾迅速把資料藏好,悄悄從桌板下面抽出一隻手槍,躡手躡腳來到門口,貼著牆小心觀察著外面。
不是程諾過於小心,而是眼下第二次馬恩河戰役就要爆發,如今德國將所有的砝碼全都壓上,不是生便是死,幾乎沒有第二個選擇。
目前整個柏林都陷入了一場狂熱同時又十分壓抑的氣氛,外人稍不留神就可能遭殃,甚至丟掉性命也不是不可能。
為了保護個人安全,特意從黑市購買了一隻手槍來護身。
當然,若真論起程諾自己的射擊本領,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槍支的他來說,象徵意義可能要大於實際意義。
“誰啊?”程諾輕聲問道。
“是我,我是哈伯上尉,我親愛的遠東朋友,今天特意給你帶好訊息過來的。”門外傳來哈伯粗獷的聲音。
“好,稍等會兒啊。”透過門縫,程諾確定門後沒有跟著其他人,這才把槍別在褲腰帶上藏好,沾點水故意讓頭髮弄亂一些,開啟門一副剛睡醒的模樣:“這麼一大早就來喊我,有什麼好訊息?”
門突然被開啟,讓還在做拍門動作的哈伯略顯尷尬,索性把帽子摘下來笑道:“當然是非常好的訊息,而且還不止一個,讓你早起絕對是值得的。”
“是嗎?那我可要好好聽聽。”程諾揚揚眉,側過半邊身子讓哈伯進來,往外瞅瞅確定沒人跟著後,這才把門關上:“讓我猜猜,是哈伯上尉說動克虜伯公司,願意把鍊鋼技術轉讓過來了?”
哈伯臉上有些侷促:“不是,你也知道我雖然是研究所的所長,可我也是猶太人,人微言輕,克虜伯公司還沒有贊同這個方案,只是說還在考慮。”
程諾聳聳肩:“那就太遺憾了,除了這個,其他訊息對我來說,很難是好訊息了。”
哈伯趕緊解釋:“不不不,當然不是這樣,雖然我沒有勸動克虜伯公司直接進行技術轉讓,但對你的誇獎讓她們的老闆古斯塔夫·克虜伯對你十分欣賞,說是要當面跟你談一談,若是詳談愉快,他們會分享更先進的技術。”
程諾心中暗喜,但表面上只是微微露出一絲驚訝:“哦豁,這勉強算是一個小小的好訊息吧。”
古斯塔夫·克虜伯原名古斯塔夫·馮·波倫·翁德·哈爾巴黑,原本只是普魯士的一名外交官,後來被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相中,指定為克虜伯二世的獨生女貝塔·克虜伯的丈夫,併入贅到克虜伯家族。
哈伯覺得有戲,便主動上前勸說:“克虜伯先生可是很少對年輕人感興趣,而且還是對異國他鄉的人來說,更是罕見,我相信憑藉你的才華,一定能談判順利,取得預期之外更好的成果。”
程諾不置可否:“好與壞暫時還很難說,不過你能把事情做到現在的程度,想必期間也費了不少功夫,真是辛苦哈伯上尉了。”
哈伯連連擺手:“我這也是為了大家著想,舉手之勞罷了。”